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
摘要:平静呼气后,再做最大的呼气动作所能呼出的气量,即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1200毫升。补呼气量的大小,决定于膈肌活动幅度、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及细支气管的关闭倾向。
潮气量:即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其大小决定于体内耗氧气量的大小及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正常成年人的潮气量为500毫升。
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做最大的吸气动作时,增添吸入的气量即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为1500~2500毫升。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胸廓、呼吸肌、胸膜腔、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时,深吸气量降低。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再做最大的呼气动作所能呼出的气量,即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为900~1200毫升。补呼气量的大小,决定于膈肌活动幅度、胸廓和肺的弹性回缩力及细支气管的关闭倾向。
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它等于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肺活量的大小与性别、年龄、身高、呼吸肌的强弱、肺和胸廓的弹性有关。一般情况下,男性肺活量大于女性(男性为3.47升,女性为2.44升);肺活量和身高成正相关,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呼吸肌的力量愈强,肺和胸廓的弹性愈大,肺活量愈大,反之则愈小。
肺活量正常值范围很大,通常即使极准确的预计值,也可有&plu
smn;20%的误差,所以,只有肺活量较预计值减少20%以上,才能认为肺活量减低。
残气量:指最大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体。它和最大呼气末细支气管特别是呼吸性细支气管关闭有关。正常成年人,男性平均为1.53升,女性平均为1.02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