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呼吸机治疗
摘要:治疗呼吸衰竭失代偿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取得必要的时间和条件。如能合理正确地应用呼吸机,并与护理、营养、体疗等其他治疗密切配合,可提高呼吸衰竭抢救的成功率,挽救和延长病人的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机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特别是发展到了肺气肿阶段在急性加重期气道黏膜
水肿、
痰液过多阻塞支气管,严重影响气流进出肺泡,临床上称为肺泡通气量下降。其后果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此时对许多患者单纯吸氧及药物治疗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充分吸痰、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呼吸机治疗就是利用机械装置进行人工通气,借以维持和改善呼吸的一种治疗措施。呼吸机可用于呼吸停止的患者,也可用于具有自主呼吸的患者,以替代、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达到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通
气功能,减轻呼吸功能消耗。有助于缓解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为治疗呼吸衰竭失代偿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取得必要的时间和条件。如能合理正确地应用呼吸机,并与护理、营养、体疗等其他治疗密切配合,可提高呼吸衰竭抢救的成功率,挽救和延长病人的生命。
1.呼吸机的分类
呼吸机从使用方式上可分为无创呼吸机和有创呼吸机两大类。无创呼吸机就是通过带面罩或鼻罩的方式,通过无创呼吸机给病人适当的压力,使病人二氧化碳容易排出,氧分压上升,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有创呼吸机,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有创伤的形式,包括经鼻、经口或气管切开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连接有创呼吸机,通过不同模式和参数的设置达到减轻二氧化碳潴留程度、改善缺氧、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的作用,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一个有力的手段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更多的时间。
2.使用呼吸机的适应证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导致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占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大多数。因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对慢性呼吸衰竭有一定代偿能力,在没有急性加重时不需要紧急处理,所以,机械通气适应证标准有别于其他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一般认为,当pH小于7.2~7.25,呼吸频率增快(>35~40次/分),或出现呼吸缓慢(低于6次/分)、严重神志障碍时,开始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在合理氧疗后如氧分压仍小于4.67~6.00千帕(35~45毫米汞柱),也可以考虑呼吸机机械通气。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的病人,如为中重度呼吸衰竭没有严重的
心脏病变、
腹胀、呕吐、神志不清的;不愿意接受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家庭氧疗的,可以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3.使用呼吸机时病人须注意哪些方面
当病人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存在时很容易与呼吸机发生对抗,导致呼吸困难更为加重。这时病人应保持镇静,尽可能地与呼吸机的频率保持一致。当呼吸机送气时病人吸气;当呼吸机停止送气时,病人呼气。这样一来主动与呼吸机配合,会大大增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效率,改善呼吸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