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脱机的重症肌无力患者
摘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出现脱机困难,每日最多脱机7-8小时;术后眼睑下垂症状时轻时重,吞咽困难较前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由“120”转至我院。
患者李某,女,74岁,主因“眼睑下垂伴吞咽困难3月余,呼吸困难1月余”于2018-03-07由外院转入我科。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下垂,晨轻暮重,伴吞咽困难,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无饮水呛咳等症状,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重症肌无力”。为明确诊断,至上级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行“胸腺瘤切除+左上肺结节切除术”,并给予溴吡斯的明,泼尼松治疗。术后3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给予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后出现脱机困难,每日最多脱机7-8小时;术后眼睑下垂症状时轻时重,吞咽困难较前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由“120”转至我院。
患者入我科后请心胸外科赵明理主治医师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血浆置换,新斯的明联合阿托品静脉滴注,溴吡斯的明及泼尼松鼻饲,参附针联合补中益气汤温阳补气,间断脱机锻炼,鼓励患者床旁康复锻炼。患者本人具有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支持及家属的悉心照料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于03-21成功脱机。并于03-22转入心胸外科继续专科治疗。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后症状减轻。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00万。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约3:2,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儿童1~5岁居多。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分两大类,一类是先天
遗传性,极少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第二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药物、环境因素有关。同时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
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重症肌无力病人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治疗:
1.药物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是对症治疗的药物,治标不治本,不能单药长期应用,用
药方法应从小剂量渐增。常用的有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
(2)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①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②硫唑嘌呤;③环抱素A;④环磷酸胺;⑤他克莫司。
(3)血浆置换通过将患者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去除的方式,暂时缓解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症状,如不辅助其他治疗方式,疗效不超过2个月。
(4)静脉注射免疫
球蛋白人类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中和自身抗体、调节免疫功能。其效果与血浆置换相当。
(5)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重症肌无力属“痿症”范畴。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上加用中医
中药,可以减少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副作用,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上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能重建自身免疫功能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