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治疗 > 西医治疗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膜病治疗新技术的亮点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瓣膜病治疗新技术的亮点

2018-03-20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升主动脉之间,起到一个单向阀门的作用,在心脏收缩的时候会开放以便让左心室的血液顺畅的射入升主动脉,而在心脏舒张期的时候会关闭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是一种微创瓣膜置换手术,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该技术最初称为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AorticValveImplantation,TAVI),因植入的瓣膜在功能上代替了原先病变的瓣膜,所以现在多称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主动脉瓣位于左心室和升主动脉之间,起到一个单向阀门的作用,在心脏收缩的时候会开放以便让左心室的血液顺畅的射入升主动脉,而在心脏舒张期的时候会关闭,以保证升主动脉的血液不会反流回左心室。如果主动脉瓣出现病变,功能上发生改变,比如心脏收缩的时候不能完全开放(狭窄),左心室射血就会发生困难,或者在心脏舒张的时候不能完全关闭(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的血就会反流回左心室,都会使心脏的功能下降,并导致全身供血不足,病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活动能力受到限制,严重的出现心功能衰竭、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等。
 
长期以来,外科开胸的主动脉瓣置换手术(Surgicalaorticvalvereplacement,SAVR)一直是主动脉瓣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外科手术创伤大、需要体外循环、手术风险高,30%~50%的患者因为高龄、心功能差、存在严重合并症或恐惧外科手术等原因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而主动脉瓣病变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火箭式上升,但高龄患者在以往大多只能保守治疗,往往在几年内死亡。
 
进入21世纪,他们终于迎来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这一福音。该技术2002年由法国Criber医生首次报道,随后在欧洲得到快速发展,多种TAVR瓣膜应用于临床,其中以美敦力公司的CoreValve和爱德华公司的Sapien最具代表性。TAVR手术是一种介入治疗技术,不需要开胸,主要是通过经过股动脉穿刺,然后通过导管将特制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动脉瓣的位置,来代替原来有病变的主动脉瓣。TAVR避免了体外循环,也不需要输血,创伤很小,术后患者恢复很快,所以很受老年患者的欢迎。经过16年的发展,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1000多家医疗中心开展了这项手术,超过30万例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瓣膜退行性病变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主动脉瓣狭窄已逐渐成为这一人群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这些老年患者因为高龄、体质差、病情重,或者合并多种疾病,无法接受开胸手术。而TAVR技术的出现,为这些老年患者带来了希望。2010年10月3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成功完成国内首例TAVR手术,开创了我国TAVI的先河。随后数年,因受瓣膜器材限制,TAVR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我国的医务和科研人员一直在努力研制适合国人的瓣膜,并在2016年制定了我国的TAVR技术专家共识。经过严格的临床测试,国产的TAVI瓣膜终于在2017年获准上市,自此,我国的TAVI技术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更多的老年主动脉瓣疾病的患者享受到这一新技术的福利。
 
目前TAVR手术主要是适用于1、老年重度主动脉瓣钙化性狭窄(无论是否合并关闭不全),或者关闭不全。2、患者有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心动能Ⅱ级以上。3、因合并多种疾病不适合开胸手术,或者开胸手术风险太大的患者。4、主动脉根部的解剖条件适合TAVI。包括瓣膜钙化程度、主动脉瓣环内径、主动脉瓣窦内径及高度、冠状动脉开口高度以及入路血管内径等。5、三叶式或二叶主动脉瓣。6、纠正狭窄后预期寿命超过1年。7、外科手术后人工生物瓣衰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