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看这里!
摘要:发生气胸时间长且积气量少的患者,无需特殊处理,胸腔内的积气一般可以在1-2周内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或行闭式胸腔引流术,促使肺尽早膨胀,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pneumothorax)。气胸的形成多由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食管破裂,空气逸入胸膜腔,或因胸壁伤口穿破胸膜,胸膜腔与外界沟通,外界空气进入所致。气胸可以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三类。
闭合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的胸内压仍低于大气压。胸膜腔积气量决定伤侧肺萎陷的程度。随着胸腔内积气与肺萎陷程度增加,肺表面裂口缩小,直至吸气时也不开放,气胸则可趋于稳定。伤侧胸内压增加可引起纵膈向健侧移位。
根据胸膜腔内积气的量与速度,轻者可无症状表现,重者有明显呼吸困难。
体检可能发现伤侧胸廓饱满,呼吸活动度降低,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降低。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肺萎陷和胸膜腔积气,有时尚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发生气胸时间长且积气量少的患者,无需特殊处理,胸腔内的积气一般可以在1-2周内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尽积气,或行闭式胸腔引流术,促使肺尽早膨胀,酌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开放式气胸
形成开放式气胸时,外界空气经胸壁伤口或
软组织缺损处,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空气出入量与胸壁伤口大小有密切关系,伤口大于气管口径时,空气出入量多,胸内压几乎等于大气压,伤侧肺将完全萎陷,丧失呼吸功能。伤侧胸内压显著高于健侧,纵膈向健侧移位,进一步使健侧肺扩张受限。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性变化,使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称为纵膈扑动。纵膈扑动和移位影响静脉回心血流,引起循环障碍。
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伤侧胸壁可见伴有气体进出胸腔发出吸吮样声音的伤口,称为胸部吸吮伤口。气管向健侧移位,伤侧胸部叩诊鼓音,呼吸音消失,严重者伴休克。X线可见伤侧胸腔大量积气,肺萎陷,纵膈移向健侧。
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要点为:将开放性气胸立刻变为闭合性气胸,并迅速转移至医院。使用无菌敷料,如凡士林纱布、纱布、棉垫或清洁器材,如塑料袋、衣物、碗杯等制作不透气敷料或压迫物,在伤员用力呼气末封盖吸吮伤口,并加压包扎。转运途中,如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或有张力性气胸表现,应在呼气时开放密闭敷料,排出高压气体。到达医院进一步处理包括给氧、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清创、缝合胸壁伤口,并做闭式胸腔引流;酌情给予抗生素,鼓励患者
咳嗽排
痰,预防感染;如疑有胸腔内脏器损伤或进行性出血,则需要行开胸探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