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腺瘤 > 主动脉夹层可以用超声诊断吗?

主动脉夹层可以用超声诊断吗?

2018-03-0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主动脉夹层开始无特异性症状,可以表现为背部的隐痛,笔者所在的医院就遇到过一例产后的背痛的病人,常常误诊为腰背部的疼痛,一旦出现典型的表现,常常难以救治了:
在电视连续剧《外科风云》第7集中,因斗殴导致胸痛的病人,被经验丰富的陆晨曦大夫,进行体检怀疑为主动脉夹层血管瘤(简称),并立即做彩超证实了诊断,显示了陆晨曦的经验和技术,知道这个病人的人,都知道主动脉夹层主要是通过增强CT和CT血管造影(CTA)诊断的,那么,彩超能够诊断主动脉夹层吗?
 
我们知道,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血管壁的异常和异常的血流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最主要病因为高血压,随着高血压患者的增多,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开始增加,导致主动脉夹层的原因就是:
 
1、血管壁的结构异常:如马凡综合症、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变化、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等,可以导致主动脉管壁内膜的裂开。
 
2、血流动力学改变: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容易造成动脉壁的损伤,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几乎都有高血压控制不好的情况。妊娠则是另外一个高发因素,与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在40岁前发病的女性中,50%发生于孕期。
 
主动脉夹层开始无特异性症状,可以表现为背部的隐痛,笔者所在的医院就遇到过一例产后的背痛的病人,常常误诊为腰背部的疼痛,一旦出现典型的表现,常常难以救治了:
 
1、典型的主动脉夹层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严重的可以出现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2、主动脉分支动脉闭塞可导致脑梗死、少尿、腹部疼痛、双腿苍白、无力、花斑,甚至截瘫等。
 
3、其他表现:如周围动脉搏动消失,左侧喉返神经受压时可出现声带麻痹,在夹层穿透气管和食管时可出现咯血和呕血,夹层压迫上腔静脉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压迫气管表现为呼吸困难,压迫颈胸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征,压迫肺动脉出现肺栓塞体征,夹层累及肠系膜和肾动脉可引起肠麻痹乃至坏死和肾梗死等体征。还可出现胸腔积液。
 
临床医生主要通过增强CT、CTA明确诊断。但主动脉夹层病人往往急诊入院,临床症状因受累部位不同而有不同表现,如果病人遇到像陆晨曦这样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当然是可以诊断的,但多数临床医生不一定能够第一时间就考虑为主动脉夹层,在明确诊断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首先进行胸部或腹部的超声检查,这样在使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时,就可发现主动脉的夹层。
 
主动脉夹层的超声直接征象为主动脉腔内见到撕裂的内膜,呈带状回声,可随心跳摆动,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彩色多普勒血流可区分真假腔,并可显示破口情况。
 
超声可实时观察、重复检查,并根据需要扩大扫查范围进行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对危重患者还可进行床边超声检查。但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动脉夹层只能分段显示而不能全程显示,对超声医生的经验与操作手法要求较高,同时对临床医生对超声结果较为抽像,不如CTA直观,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意义主要是急诊筛查作用,对于超声诊断的主动脉夹层应进一步行CTA检查,明确夹层的精确受累范围及破口情况,以便及时的治疗。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ctionAD)
 
定义:系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进入囊样变性的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扩展,导致主动脉中层解离。
 
发病率
 
AD的平均年发病率为0.5-1/10万人口,在美国每年至少发病2000例
 
AD最常发生在50-70岁的男性,男女性别比约3∶1,40岁以下的比较罕见,此时应除外有家族史者及马凡综合征或先天性心脏病等。40岁以下的AD患者50%发生于妊娠妇女。
 
发病机制
 
本病主要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任何破坏中层弹性或肌肉成分完整性的疾病进程或其他条件都能使主动脉易患夹层分离。
 
主要易患因素
 
1.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约占70%-90%
 
2.遗传:a.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中,并发本病占40%
 
b.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患者,并发本病占5%
 
3.结缔组织病:囊性中层退行性
 
4.代谢异常:主动脉中层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高,降解主动脉壁的结构蛋白。妊娠,主动脉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