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介入治疗
摘要:部分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在婴幼儿、童年、少年时期即被诊断,有些则是在成年以后才被发现。而室间隔缺损的患者由于其心脏杂音较大,一般在幼儿时期就能够被发现。
对一般人来说,
先心病介入治疗听起来还很陌生,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有哪些优点?本文将为你揭开先心病介入治疗的神秘面纱。
统计资料显示,先天性
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在婴儿中的发病率很高,约为0.8%~1.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到20万左右的先心病患儿出生。有资料表明,先心病患儿由于治疗不及时,到1岁时有一半死亡,到2岁时则有2/3死亡。
什么是先心病?
由于
遗传、基因表达、病毒感染、
药物、射线等因素造成心脏、大血管在出生前即存在结构上的异常即称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或称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鲁氏四联症等。
先心病患儿有哪些症状?
部分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在婴幼儿、童年、少年时期即被诊断,有些则是在成年以后才被发现。而室间隔缺损的患者由于其心脏杂音较大,一般在幼儿时期就能够被发现。患有先心病的婴幼儿大多会出现以下症状:
●经常感冒,反复出现支气管炎、肺炎;
●婴儿喂奶困难或拒食、呛咳,常出现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现象;
●患儿的皮肤持续出现紫绀,尤其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这些部位表现最明显;
●幼儿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蹲下片刻;
●幼儿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颜色变暗;
●幼儿喊累,多汗,口周发青;
●患先心病的婴幼儿
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表现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
●幼儿出现胸痛、晕厥。
什么是先心病介入治疗?
先心病介入治疗就是在X线、超声波等指引下,将穿刺针及导管沿血管插入心脏要达到的部位,进行影像学诊断后,对病变部位做定量定性分析,再选用特制器材对病变实施封堵、扩张或栓塞的治疗方法。
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为例,介入治疗就是从患儿股静脉插入直径2~3毫米的传送器,将一个可自行膨胀的由镍钛记忆合金丝编制而成的双盘结构封堵器放置在房间隔缺损处,封堵器犹如一把撑开的小伞,牢牢地卡在患儿房间隔上,瞬时,患儿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也随之消失,房间隔缺损也就治愈了。此后约3个月,心内膜上皮细胞就会像爬山虎一样顺着封堵器的表面渐渐长好,形成一层光滑的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