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气管扩张 >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常见的病因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常见的病因

2017-12-12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量咯血患者,如果使用垂体后叶素有禁忌或者效果不佳,可以使用普鲁卡因,机制是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从而止血。
  促凝血药按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A.可以影响某些凝血因子,促进或回复凝血过程而止血,比如维生素K、凝血酶(巴曲亭、邦亭)、酚磺乙胺(止血敏)等。
 
  B.通过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止血(抗纤溶药),比如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氨甲环酸等。
 
  C.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比如卡巴克洛(安络血)等。
 
  4、普鲁卡因
 
  大量咯血患者,如果使用垂体后叶素有禁忌或者效果不佳,可以使用普鲁卡因,机制是扩张血管、降低肺循环压力,从而止血。用法:0.5%普鲁卡因10ml(50mg),加入25%GS40ml缓慢静注(切记缓慢),qd/bid,也可用150-300mg加入5%GS500ml静滴。用药前要皮试。
 
  其常见的病因分为以下几类
 
  1
 
  感染
 
  在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制中,感染是关键一环。确定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和疾病预防提供帮助。现在已经认识到,病毒感染是触发许多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的原因。已经有体内试验和动物模型证实,病毒可以增加细菌在肺泡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使肺部清除细菌的能力下降。基于以上的原因,推荐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
 
  2
 
  免疫功能障碍
 
  肺脏对微生物感染的防御机制是复杂并且分层次的。第一道防线包括由上皮细胞、黏膜、纤毛构成的物理屏障。第二道防线是指:免疫系统的活化和调节。当免疫系统受到激发后,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并决定免疫系统反应的强弱,在感染的转归上起重要作用。常见的免疫缺陷表现为抗体减少和功能障碍。对儿童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免疫缺陷的筛查,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
 
  囊性纤维化、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基因突变
 
  囊性纤维化是导致白种人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原因。在美国,尽管囊性纤维化的平均诊断年龄为6个月,但该病患者实际年龄是0~80岁。近30年来,成年患者数量增加,一方面是因为患者的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是导致该病的CFTR基因突变种类多达1604种,一些温和突变造成不典型囊性纤维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