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胸骨骨折 > 【健康指南】锁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骨折危害巨大——可防可治

【健康指南】锁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骨折危害巨大——可防可治

2017-09-20 来源:吉林市骨伤医院、骨科大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锁骨骨折(fracture of the clavlck)多发于青少年,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常见的受伤机制是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骨折。也可因手或肘部着地,暴力经肩部传导至锁骨,发生斜形或横形骨折。

  【健康指南】锁骨骨折的康复护理

  直接暴力常由胸上方撞击锁骨,导致粉碎性骨折,但此情况较少见。锁骨骨折若移位明显,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儿童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成人多为斜形、粉碎形骨折。

  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引起的疼痛,有时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饮食护理

  病人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1.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忌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

  我院疗伤特色中药开瘀活血汤、清热活血汤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功效,骨折1-2周服用可以帮助骨折恢复。

  2.2-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我院疗伤特色中药“方剂二”具有滋阴替阳、补脾益肾,补血活血止痛,添髓健骨等功效,骨折2-4周服用可以帮助骨折恢复,促进骨生长。

  3.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我院疗伤特色中药“方剂二”具有滋阴替阳、补脾益肾,补血活血止痛,添髓健骨等功效,骨折5周以上服用可以帮助骨折恢复,促进骨生长。

  健康指导

  1.休息起居有时,早期卧床休息为主,可间断下床活动。

  2.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刺激性小的食物。

  3.固定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于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4.情绪放松心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5.用药掌握药物与食物的性质和禁忌,正确服药及选择食物。

  6.功能锻炼

  骨折后1-2周,进行手指的收缩运动,增加肌肉的收缩练习,如握拳、分指、伸指、腕屈伸、肘屈伸、腕绕环、前臂内外旋、捏小球等活动(保持5-10s为1次,10次为一组,3组/1天),弹力抗阻腕屈伸运动,肩外展、旋转运动。

  骨折3周开始:弹力抗阻肘屈伸运动,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患肢上举爬梯运动,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注:以上练习的幅度和运动量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骨质疏松骨折危害巨大——可防可治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骨质疏松及骨折危害巨大,对绝经后妇女危害尤甚!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脊柱骨折

  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脊柱压缩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老年人产生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BCFs)的病人较一般人有更高的死亡率。使用钙,VitD,二膦酸盐,雷洛昔芬,雌激素替代疗法,以及甲状旁腺素的内科治疗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骨折危险。但仍然有1/3以上的病人持续疼痛。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仍有15%的病人继续遭受骨折困扰。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药物无效者和非依从性患者。

  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是一种过度使用造成的骨骼损伤,当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将应力传导至骨骼,这样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引起特定部位小的骨裂或骨折。应力性骨折多发生于身体承重部位,如小腿胫腓骨和足部(跟骨、足舟骨、跖骨)。易患人群为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如篮球、足球、网球运动员,以及田径、体操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

  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为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通常由于摔倒引起,主要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随年龄增长,骨折发生率增加。髋部骨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死亡率高

  由于是高龄患者,常伴随多种老年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发生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而死亡率高。

  2骨坏死率及不愈合率高

  股骨颈囊内骨折由于解剖上的原因,骨折部位承受的扭转及剪切应力大,影响骨折复位的稳定性;又由于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不愈合率高。

  3致畸致残率高

  髋部转子间骨折常留有髋内翻、下肢外旋、缩短等畸形,从而影响下肢功能,其发生率高达50%。

  4康复缓慢

  高龄患者由于体能恢复差,对康复和护理有较高的要求。

  过去对髋部骨折均采用保守治疗,但其疗程长,卧床时间长致并发症、伤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对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缩短骨折愈合及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骨密度降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钙吸收率降低,平均每增龄10年,钙吸收率减少5~10%。由于老年人吸收钙的能力降低,表现为血钙降低,为了维持血钙的恒定,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使破骨细胞活跃,骨骼中的钙游离到血液中,使骨骼脱钙,加重骨质疏松。

  治疗和预防

  治疗的有效措施有具体一下几种:

  运动: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

  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

  预防摔跤: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药物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

  外科治疗: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