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单根或数根肋骨单处骨折时,对呼吸影响不大;但若尖锐的肋骨断端内移刺破壁胸膜和肺组织时,可导致气胸、血胸、皮下气肿、血痰、咯血等;若刺破肋间隙血管,尤其是前侧胸的肋骨骨折时,可引起大量出血,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在肋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上由于其病理特点,通常存在的护理问题是疼痛、卧位病人不易保持和骨折移位继发内脏损伤的可能。
疼痛
护理问题
相关因素
骨折的断端相互之间磨擦继而引起疼痛,骨折病人上身的任何活动就有可能促使断裂处断端的之间的摩擦从而疼痛感。
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减少活动,防止断端磨擦引起疼痛。
2.咳嗽时,双手掌按压骨折处,起到固定作用,减少震动。
3.外敷活血止痛膏,以达到活血祛瘀、止痛作用。
4.给口服止痛药物,必要时作局部封闭。
卧位病人不易保持
护理问题
相关因素
肋骨骨折多采用靠背架支起床头,使病人呈半卧位,由于重力作用,上体容易下滑,加之骨折疼痛,活动受限,使病人不适。
护理措施
1.根据病人需要及时调整靠背角度,在腰背部垫一薄枕,以维持其正常前凸曲线,减轻腰肌疲劳。
2.及时移动下滑身体,以防病人上体前倾影响呼吸。移动时需有3名护士,一人扶病人背部及健侧,另外两人分别站在床两侧,双手同时插入病人腰部及大腿下,一起用力抬病人上移。再将床单两角固定于靠背顶端,防止床褥下滑。另外,在腘窝部垫一软枕,或用半褥卷成卷,中间穿一粗布带,两头同定于床边,以防膝部过伸,增加支撑面,防止病人上体下滑。
3.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松软床褥,按摩背部及骶尾部,防止压伤。
移位继发内脏损伤
护理问题
相关因素
过早下床,不适当的翻身或用力均有可能使骨折移位,折端刺伤胸膜继发气、血胸。
护理措施
1.告知病人绝对卧床的重要性及活动的危害性,取得配合。
2.教会病人床上用餐,必要时由护士喂食。及时递送便器,解决生活所需,避免病人下床。
3.做好饮食调护,多食水果、蔬菜、忌食辛辣油腻,防止便秘。避免因用力排便引起骨折端刺破胸膜及肺脏出现继发性气、血胸。
4.单肋骨折翻身时应健侧在下,必需起床时应有人扶持。
肱骨近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原则和疗效
一部分骨折
根据Neer初期的工作统计,一部分骨折约占肱骨近端骨折的80%[33]。然而,其他一些研究认为其发生率只有36%,但是大部分学者一致认为该型是所有类型中最多的[8]。不管骨折线有多少条,只要骨折块的移位不超过1cm或成角不大于45°,则都归于这类骨折分型(图2-1)。在绝大多数文献报道中,学者认为对该型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有很好的预后[1,2,4,16,18,23,24,26,31,35,36,37,38,42,44]。通过体格检查来检测该类型的稳定性,轻柔、大范围地活动肩关节以检查骨擦音以及检查骨折能否“整体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医师使用支具来治疗一部分骨折,并辅以一些物理治疗,同时指导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如何检查受压的皮肤。Lefevre-Colau发现早期开展物理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相关性[27]。Brostorm首次提出即刻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关节囊挛缩并能够保留活动及功能[3]。在Lefevre的研究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受伤后72h内开始活动,另一个传统治疗组是在损伤3周后开始康复训练。大部分入组患者为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或AO/OTA(ArbeitsgemeinschaftOsteosynthesefragen/OrthopaedicTraumaAssociation)分型B型骨折。
结果发现,与传统治疗组相比,早期活动组的Constant评分、疼痛强度及前方抬举在第6周和3个月时都显著提高,并发现两组的治愈率无差异。Hodgson等提出了肱骨近端骨折三阶段康复法。第一阶段(2周内)包括指导正确的活动方式,避免不正确的活动方式,目标是被动活动达到外展90°。第二阶段(第2~8周)包括在仰卧位的带自主功能的被动活动和本体感受练习,其目标是被动活动至完全的生理范围。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8周以后),主要是增加主动活动包括肩袖在内的等长收缩力量训练,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减少对支具的依赖。如果存在挛缩,则需要被动拉伸[20]。尚无证据支持水疗或电疗在康复中的作用[29,39]。Coleman和Clifft指出,延长支具的使用时间将会导致因延长制动引起的并发症,包括僵硬和平衡功能损伤[7]。
针对一部分骨折预后的研究有很多,通过应用各类评分系统,大部分研究的结论为一部分骨折的预后为较好到很好。Young等评估了非手术治疗的轻微移位和外科颈或大结节的两部分骨折6个月的预后。轻微移位组被定义为能够外展超过60°并且手能上举超过肱骨头水平向后超过颈中线,活动时无疼痛,并且肌力良好。他们发现该组97%的患者预后为好到很好[44]。相似地,Clifford等通过18个月的随访发现,无移位骨折的预后满意或很好的比例占94%[6]。Kristiansen等对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的研究发现,根据Neer评分系统,94%的轻微移位骨折的预后显示好到很好。并且他们发现,随着骨折块的增加,疗效也会下降。80%的两部分骨折为好到很好,51%的三部分骨折预后为好到很好,只有25%的四部分骨折为好,没有很好的预后[25]。他们对相同的分组进行随机回顾性研究,比较了1周和3周的制动效果。与Lefevre-Colau相似,他们发现在3个月时短期制动的疼痛指数更低。但是从6个月和1年的随访来看,在疼痛、功能和活动范围上无明显差异。Koval等对一部分骨折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结果没有像之前的研究那样普遍很好。他们报道只有77%的结果为好或很好。该结果被定义为中度疼痛,并且与健侧未受伤上肢相比,恢复了80%~89%的功能和活动。同时也发现86%的患者在2周内进行康复会有好或很好的预后,而2周后才开始的治疗组只有65%的结局为好到很好。该研究中最常见的功能限制是负重小于10~15磅(1磅≈0.453kg)[23]。Tejwani等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对一部分骨折随访1年,发现28%的外科颈骨折问题得到了显著的“解决”,并且不会增加肱骨头坏死的风险。他们报道发生肱骨头坏死的概率为0。在最终随访中,发现美国肩肘医师(AmericanShoulderandElbowSurgeons,ASES)评分和简易评分(ShortForm,SF-36)前屈范围与受伤前相似,而内旋和外旋显著下降[42]。在最近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Calvo等随访了超过5000名年龄>50岁的脆性骨折患者。他们发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67%的患者出现疼痛并存在功能下降。但是患者的随访时间只有3个月,远少于同类研究[4]。Bahrs等进行的1项一部分骨折的前瞻性研究发现,经过4年的随访,82%的非手术治疗患者Constant评分为好到很好。他们注意到,41%的最初无移位骨折患者在影像学随访时发现没有保持原先的位置,但这并不影响评分或预后[1]。Olsson等对258名患者进行了13年的随访,虽然50%的患者在期间死亡,但是发现存在慢性疾病或最初移位骨折的患者预后明显不良。1年后进行检查时有71%的患者存在疼痛延长,88%的患者存在肩部功能障碍。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伤后第1年是功能或症状改善最重要的一年[35]。Egol等比较了非手术治疗的一部分骨折和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ORIF)治疗的三、四部分骨折的预后,发现一部分骨折患者AESE评分和SF-36评分更好,然而,两组在前屈或外旋的活动范围上无明显差异。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很高,主要是感染或螺钉穿出肱骨头[36]。
Platzer等在回顾性研究中总结了大结节一部分骨折的预后[38],发现这种骨折类型中20%与盂肱关节前脱位有关。在进行非手术治疗和Constant、Vienna和UCLA推荐的物理治疗后,97%的患者有好到很好的预后。他们注意到移位>3mm的患者的预后比移位更小的骨折患者的预后稍差,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学者也同样发现大结节移位>3mm可能与较差的预后有关,尤其是在运动员或过头运动的劳动者。虽然这一结论的证据有限,还是推荐对这部分患者采取手术治疗[37]。Bono等通过尸体研究了大结节分离骨折,发现外展的力量使向上移位5mm的占16%,向上移位10mm的占27%,同时向上和向后移位10mm的占29%[2]。Nanda等评估了骨折后肩袖全层破裂情况,超声检查发现肩袖破裂的发生率为50%。基于Constant评分,3个月或12个月随访时并未发现肩袖破裂会影响肩关节的功能[31]。
作者推荐的一部分骨折治疗方式
目前的研究显示,使用支具制动的非手术方式治疗一部分骨折大多能获得好或很好的预后。根据伤后疼痛情况,我们指导患者采用保持性支具3~5天。患者应当早期就开始钟摆训练来增大活动范围,减少关节囊挛缩。第一次随访时,通过体格检查确定骨折的肢体能“以一个整体进行活动”,并且标准的影像报告提示早期愈合和骨折对线良好后,可开始轻度的功能及本体感受锻炼。大多数患者会被推荐进行规范的物理治疗。受伤后6~8周第二次随访时,在标准影像学资料确定骨折愈合后即开始进行力量训练。
两部分骨折
两部分骨折包含四个部分中的移位,因此,有四种可能的模式:解剖颈、外科颈和大、小结节。外科颈骨折是最常见的亚型。虽然手术是治疗移位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是非手术治疗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将对这种治疗方式进行总结。
两部分外科颈骨折
两部分外科颈骨折最常发生于年老的骨质疏松患者[5]。造成畸形最主要的作用力是由肱骨干内侧附着的胸大肌引起的。依据骨折稳定性和移位程度选择治疗方式(图2-2)。向后成角比内翻或向前成角更容易耐受[40]。当骨折块向前成角>45°时,前屈会受到限制。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种容易接受的复位技巧,即将错位的骨折块拉开后再重新嵌插。如果纠正了肱骨干内侧的移位,那么骨折复位后的预后将比较好。复位后进行透视检查能够评估骨折复位情况和温和活动时的稳定性。将患肢置于带衬垫的支具中,然后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在受伤后1周内开始物理治疗[20,27]。
Hodgson等进行了一项关于两部分外科颈骨折的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比较了即刻康复训练和制动3周的效果。在第2年随访时,他们发现推迟康复训练可导致恢复较慢。该结果与Leferve-Colau的结论相似[21]。Clifford在1980年发现通过18个月的随访,在对两部分骨折(包括外科颈和大结节合并或者不合并脱位)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患者中85%的患者预后满意或很好[6]。相似的是,Young和Wallace发现通过非手术治疗,80%的两部分外科颈骨折有较好或能接受的结果,90%的两部分大结节骨折患者有较好或能接受的结果[44]。
Court-Brown等回顾了超过200例的两部分骨折患者,绝大多数患者为外科颈骨折,发现1年后Constant评分和Neer评分都显示能接受预后。他们的结论是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对老年性的两部分骨折需要采取常规ORIF治疗[12]。同时,他们也前瞻性地分析了99例内翻嵌插型外科颈骨折(AO/OTAA2.2型)。所有骨折都是采用非手术治疗。他们观察发现从6周到1年Neer评分逐步提高。1年后,患者主观上认为患肢在稳定性、触及范围和力量上为对侧上肢的90%左右。客观上,1年后患肢能达到对侧前屈功能的70%,外展功能的53%。同时,他们也发现到随访结束时年轻患者(年龄<40岁)有了一个“事实上正常的肩膀”。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年龄的增长与肩关节功能下降有关,而未发现内翻与功能具有相关性[11]。Court-Brown小组同时也评估了两部分横移外科颈骨折,将骨折分为两组,一组是使用支具和理疗的非手术组,另一组是张力带手术组。根据Neer评分,只有64%的患者1年后有好或很好的预后,在恢复正常功能或结合影像学检查上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非手术治疗不存在劣势[10]。
两部分大结节骨折
这种骨折亚型也相对较常见,根据部位和移位程度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大结节移位的方向取决于骨折块的大小和位置,以及附着于其上的冈上肌、冈下肌及小圆肌的牵拉(图2-3)。Gruson等的系统回顾称大结节骨折大约占所有亚型的20%[17]。Gaebler等发现该亚型在年轻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比其他亚型都要高[16]。大部分这些骨折的发生与肩关节前脱位有关,通常随着盂肱关节的复位,骨折块也能复位[1,30](图2-4)。与肱骨近端其他部分相反,移位5mm时,特别是向上方移位,即是切开复位的适应证,可以通过切开复位降低发生肩峰撞击症的风险[30]。更有一些学者认为对小至3mm的上方移位应该进行手术固定[37,38]。
两部分小结节骨折
两部分小结节骨折在上肢骨折中的发生率极低,文献中仅有100例的个案报道[17]。这种类型骨折的发生通常与肩关节后脱位有关。与大结节骨折相似,脱位后随着盂肱关节的复位,小结节骨折块也同时复位[19]。由于受到肩胛下肌的牵拉,骨折块会向内侧移位。当骨折块较大时,内旋会被阻挡,因此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32]。由于这种类型的损伤太罕见,尚无设计很好的预后研究报告非手术治疗的结果,或是对手术或非手术治疗进行比较。
两部分解剖颈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也非常罕见,与结节骨折无相关性。通过普通X线平片容易漏诊,CT检查能够充分评估这一类型的骨折。理论上来说,由于营养关节部分骨折块的骨内或骨间血供中断,所以这类骨折发生肱骨头坏死的概率很高。因为其发生在结节内侧,真正的解剖颈骨折是缺乏软组织附着的,因此,闭合复位非常困难,治疗方法常使用ORIF或假体置换术。同样,因为病例数太少,尚缺乏设计良好的对比研究来评估预后。
三部分骨折
三部分骨折可以分为两个亚型:第一种亚型是大结节与肱骨干有移位,而小结节与肱骨头部分的位置不变;第二种亚型是小结节与肱骨干有移位,而大结节与肱骨头部分的位置不变(图2-5)。第二种亚型的发生率很低。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包括闭合复位、ORIF和假体置换。由于胸大肌对肱骨干的牵拉,加上肩袖对大、小结节骨折块的作用,所以很难维持闭合复位。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对照研究报道通过选择适合的患者也能成功地进行闭合治疗。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消炎止痛,局部降温。适用于跌打扭伤、骨折痛、肩周炎、腰背肌肉痛、冻疮以及各种关节炎引起的痛症。特别适应于炎症初期的红、肿、热、痛等症。
健客价: ¥50女性保养产品
健客价: ¥288清洁护理。
健客价: ¥5用于病员做检查、护理、疗养。
健客价: ¥1898用于病员做检查、护理、疗养。
健客价: ¥1689用于病员做检查、护理、疗养。
健客价: ¥2999用于病员做检查、护理、疗养。
健客价: ¥3199用于病员做检查、护理、疗养。
健客价: ¥1999用于病员做检查、护理、疗养。
健客价: ¥4599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 ¥223专为婴幼儿设计的与肌肤PH值相近的免洗倍护滋养配方,无需清洗的新型洁手产品,配方温和柔润,近零刺激,特添加甘油、玉米谷蛋白氨基酸类等保湿成分,保护皮肤水份,防止皮肤干燥开裂,温和洁净娇嫩双手。在洁净肌肤的同时,滋养肌肤,令双手更柔润洁净。使用方便,不用水洗。
健客价: ¥10清洁鼻腔、保持湿润。
健客价: ¥198缓解牙龈红肿,改善牙龈出血。
健客价: ¥49抑制引致各种妇科疾病的细菌生长,防止和预防各种妇科病的发生。
健客价: ¥15用于鼻腔干燥、鼻塞、鼻痒、流涕、鼻出血等鼻腔不适症,鼻腔伤口表面清洗和术后创面的清洗,鼻腔的日常卫生护理。
健客价: ¥69正确使用下,有助于降低受孕风险及减少某些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风险。
健客价: ¥14适应于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发作、化脓性扁桃体炎。 下呼吸道感染: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合并细菌性感染。
健客价: ¥24乳果糖口服溶液:- 慢性或习惯性便秘:调节结肠的生理节律。 - 肝性脑病(PSE):用于治疗和预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状态。 盐酸纳洛酮舌下片:用于急性酒精中毒,限于步态不稳定、话多、不连贯、欣快、共济失调、感知迟钝、困倦、嗜睡,但不伴有昏迷及生命体征改变的急性酒精中毒的酩酊状态。
健客价: ¥470祛黑头、去粉刺、收缩毛孔。
健客价: ¥90用于鼻腔干燥、鼻塞、鼻痒、流涕、鼻出血等鼻腔不适症,鼻腔伤口表面清洗和术后创面的清洗,鼻腔的日常卫生护理。
健客价: ¥59恩替卡韦分散片:本品适用于病毒复制活跃,血清转氨酶AL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显示有活动性病变的慢性成人乙型肝炎的治疗。 虎驹乙肝胶囊: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1899供行动困难的残疾人、病人及年老体弱者做代步工具。
健客价: ¥972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健客价: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