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炎又称“肋膜炎”,是胸膜的炎症。 胸膜炎是致病因素(通常为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的胸膜炎症。胸腔内可有液体积聚(渗出性胸膜炎)或无液体积聚(干性胸膜炎)。炎症消退后,胸膜可恢复至正常,或发生两层胸膜相互粘连。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肺栓塞等。
(一)常规检查:血常规、血沉、肝功、血糖、乙肝五项TB-AB。
(二)细菌学:痰涂片、胸水集菌、培养或胸水TB-DNA查结核菌。
(三)胸水:常规、生化、胸水和血液LDH及蛋白比值、ADA。
(四)X线、胸正侧位片、必要时可拍高KV、断层或CT检查。
(五)超声检查:胸腔A超或B超检查,可测出液体的多少及定位。
(六)结核菌素试验。
(七)肺功能检查
(八)胸膜活检、细菌学检查阴性者
(九)胸腔镜检查:用于以上检查不能确诊者
胸膜炎诊断
(一)有上述临床症状、体征,胸片显示有胸腔积液的影像
(二)胸水常规及生化检查符合渗出液
(三)胸水查到结核菌,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检查发现结核病变。
(四)胸水ADA>50u/L,TB-Ab阻性率高,LDH上升均有助诊断。
(五)结素试验:强阳性。阴性不能排除结核。
(六)A超或B超检查可见积液征象。
(七)免疫检查:TB-AB,SCIC,
(八)应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必要时可用胸膜穿刺活检。
胸膜炎鉴别诊断
(一)干性胸膜炎以胸痛为主,要与肋间神经痛,心绞痛,大叶性肺炎及带状疮疹早期的胸痛及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等相鉴别。胸痛可放射到腹部要与急腹症区别。
(二)湿性胸膜炎:先鉴别是渗出液或漏出液,结核胸液为渗出性。胸液检查:
1.物理性状:多为草黄色、透明或稍混浊、易凝固,少数为血性。
2.比重>1.018。
3.细胞数>0.3×109/L,淋巴细胞占优势,可达80%。
4.蛋白定量>30g/L。
5.胸液蛋白/血清蛋白>0.5。
6.LDH>200μ/L。
7.胸液LDH/血清CDH>0。
8.ADA>50μ/L。
渗出性胸液要与以下疾病鉴别:1.感染性疾病所致胸水: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胸腔积液。2.肿瘤性:如支所气管肺癌、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及胸膜间皮瘤等。3.结缔组织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胸膜炎等。4.其它原因致胸液、如美格氏综合症、乳摩胸、布卡氏综合征等。
胸膜炎是身体胸膜处因细菌感染导致的一种呼吸道炎症,在临床上对于胸膜炎主要是采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的,这种情况对身体的刺激性是比较大的,胸膜炎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是建议采用中药调理的,下面为大家描述下如何使用中药调理胸膜炎。
①邪犯胸肺:恶寒发热,咳嗽痰少,胸胁刺痛,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法:和解清热,理气通络。
方药:瓜蒌、猫瓜草各30克,柴胡、赤白芍各15克,黄芩、半夏、枳壳、桔梗、桑白皮各10克,甘草6克。
②饮停胸胁: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喘息不能乎卧,舌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百部30克,瓜蒌、茯苓各15克,葶苈子11克,桑白皮、苏于、陈皮、半夏、椒目、薤白、橘红各10克,甘草6克。
③痰淤互结: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迁延经久不已,舌紫暗、苔白,脉弦。
治法:化痰活血,理气和络。
方药:意苡仁30克,瓜蒌、赤芍、茯苓各15克,旋复花、苏于、杏仁、半夏、香附、陈皮、枳壳、路路通各10克,制乳没各6克(包煎)。
④阴虚内热:呛咳少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玉竹、花粉、百部各15克,太子参13克,桑白皮、地骨皮、功劳叶、银柴胡、广郁金、杏仁各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虽然说中药调理胸膜炎的副作用小,但其作用效果的话会比较缓慢,患者一定要坚持的进行服用药物,服用药物期间还要适当的锻炼,生活的环境也是必须清新的。这种都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的。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