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胸系不同原因导致胸导管破裂或阻塞,使乳糜液溢入胸腔所致。
胸导管为体内最大的淋巴管,全长约30~40cm。起原于腹腔内第一腰椎前方的乳糜池,向上经主动脉裂孔穿越横膈而入纵隔。再沿椎体右前方及食管后方上行,于第五胸椎处跨椎体斜向左上。在椎体及食管左侧上行至颈部,经颈动脉鞘后方跨过锁骨下动脉返行并注左静脉角。
胸导管破裂常见的原因是损伤、结核、丝虫病、肿瘤等引起,它的临床表现是闷、气促,尤以活动量大或进食较多脂肪性食物时明显。少量乳糜胸时可无阳性体征;量多时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乳糜胸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禁食、输血、静脉补液、高营养支持,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可使肺完全膨胀。恶性肿瘤引起者应以放射治疗肿瘤。1/2病人可通过保守治疗,而另1/2病人需要手术。
保守治疗方法:
1.禁食、静脉补液、高营养支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2.运用生长抑素,抑制乳糜产生;
3.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剂,促进胸膜粘连,以封闭胸导管瘘口;
4.治疗成功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几乎所有的病例均发生于女性,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平均年龄30~40岁。LAM主要累及肺脏,典型表现为弥漫性囊性改变,严重影响患者肺功能,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散发的LAM发生率大约为总人口的百万分之一,但在遗传性疾病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参阅本报2006年9月28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译文)的女性患者中,LAM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可以高达40%。在我国,见于LAM的文献报道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2005年底,累计报告病例数100多例,其中63%为2001年以后报告。
胸腔积液是LAM的另一个常见表现,通常为乳糜胸。
什么是乳糜胸?
乳糜液是淋巴管中的乳白色液体,饮食中的长链甘油三酯经胃肠道淋巴管输送到乳糜池,转化为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经胸导管进入胸腔,沿脊柱前方上行,最后进入血液循环。通常每天产生约2升乳糜液。在普通病人,乳糜胸的形成原因包括手术、外伤和结核等。LAM病人由于淋巴管结构上的缺陷,乳糜液从破损的淋巴管漏出。乳糜液漏到胸腔称为乳糜胸,乳糜液漏到腹腔称为乳糜腹水,乳糜液漏到心包腔称为乳糜心包积液。
乳糜胸的症状和诊断?
乳糜胸的症状可以是突然发生的胸痛和呼吸困难,如胸闷、气短,也可出现咳嗽和发热等症状。胸片检查很容易发现胸腔积液,通过胸腔穿刺抽取胸液可见到牛奶状液体,通过化验检查可证实是否确实是乳糜胸。
乳糜胸如何治疗?
首先,在饮食方面,禁食和胃肠外营养可消除乳糜液的来源,有利于胸导管修复。为了化验或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医生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乳糜液,多数病人通过对症治疗,乳糜液漏出可逐渐减少。如果效果欠佳,则考虑胸膜粘连术。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