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心脏搭桥 >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该怎样预防 心肌缺血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该怎样预防 心肌缺血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2017-03-2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1、合理饮食,不要偏食,不宜过量。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多吃素食。同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体重增加。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情趣;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急躁、激动或闷闷不乐。

  3、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

  4、多喝茶,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5、不吸烟、酗酒:烟可使动脉壁收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酗酒则易情绪激动,血压升高。

  6、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

  7、预防冠心病应积极降压。下列病人达标血压应为130/80mmHg,包括:糖尿病、慢性肾病、冠心病(CAD)等危状态、颈动脉病(颈动脉杂音、超声或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异常)、周围动脉病、腹主动脉病。Framingham危险评分≥10%。无以上情况达标血压为140/90mmHg。有心肌缺血表现病人,血压应慢慢下降,糖尿病人或>60岁者舒张压(DBP)低于60mmHg要小心降压。

  心肌缺血属于慢性的疾病,患上了这个疾病我们要积极的检查确诊及早的采取应对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到我们的患者早日远离疾病拥有健康,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关注心肌缺血疾病的检查诊断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查1.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关体检,了解有无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2.受负荷试验检查

  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应向医生询问,是否具备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以及冠脉多排CT。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5治疗1.治疗原则

  由于心肌缺血有发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及早治疗。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2.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断剂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氧,预防猝死,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

  (3)钙离子拮抗剂。

  (4)他汀类药物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系统阻断剂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

  (6)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单硝酸异山梨脂。

  (7)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3.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从早期的单纯球囊扩张术,到裸金属支架时代,到现在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时代,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对于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治疗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4.外科冠脉搭桥术

  复杂多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可选择。

  患上了心肌缺血这样的疾病患者确实会有一些胸闷气短的症状,我们需要在患病的时候及时检查确诊及早的采取治疗措施,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早日远离心肌缺血疾病患者早一些摆脱心肌缺血疾病的折磨和困扰,当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也很必要。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