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研究发现,心脏病的发病年龄,也在逐渐的年轻化。面对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心脏病中药偏方治疗,那么这些中药偏方到底有效么?
心脏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患者而言,至关重要。治疗心脏病时需要大家注意事项可包括控制体重,戒烟,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拥挤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合理的饮食安排,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那么心脏病中药偏方,怎么样呢?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改善血液粘稠度,软化冠状动脉,纠正心律失常、调节心律,改善心功能,降血脂,抗氧自由基损害以及改善其他症状及并发症。可见,心脏病中药偏方对心脏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心脏病的治疗不是一日之功,我们应该去正规的医院,在医师的辅导下正确选择药物治疗,并且定期复诊。如果在在使用心脏病中药偏方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最后,请您随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好的心态,才是您健康的基础。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与间质性炎症。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内膜炎症改变。随着病毒学的深入发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长,已在小儿心肌炎中占重要地位。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
1、邪毒侵心证
[证候]发热或低热不退,心悸气短,胸闷而痛,咳嗽流涕或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宁心。
[方药]银翘散。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豆豉、桔梗、甘草、芦根。加用莲子心、酸枣仁以清热宁心安神;咽痛或红肿较甚者,加山豆根、玄参、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伴腹痛腹泻者,加葛根、黄连、黄芩以清热利湿;胸闷者,加瓜蒌、郁金以行气宽胸。
2、痰瘀阻络证
[证候]胸闷而痛,心悸不宁,喘息咳嗽,痰黏色白,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濡。[治法]通阳祛痰,行气活血。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主要药物:瓜蒌、薤白、半夏。可加郁金、石菖蒲、丹参、陈皮、白蔻仁以共奏通阳豁痰、温中理气之功效。若咳痰色黄,舌苔黄腻者,加竹茹、胆南星、苦参以清热化痰;恶心呕吐者,加藿香、苏梗、佩兰以化湿和胃。
3、气阴两虚证
[证候]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口干咽燥,心烦失眠,舌淡红或少津,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方药]炙甘草汤合生脉散。主要药物:炙甘草、人参、生地黄、桂枝、麦冬、麻仁、生姜、大枣、五味子。炙甘草汤具有益气滋阴、补血复脉的功效;生脉散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两方合用共奏益气复脉、滋阴补血之功。心悸不安者,加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自汗盗汗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以益气敛阴止汗;便秘加瓜蒌仁、柏子仁、桑椹以滋阴润肠;口渴加芦根、天花粉以养阴生津。
4、心阳虚衰证
[证候]面色白,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主要药物: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若气虚明显者加人参、黄芪大补元气;肢肿者加猪苓、汉防己以利水消肿;若面色唇舌青紫、右胁瘀块明显者,加当归、红花、丹参以活血化瘀,以助血运。
5、心血瘀阻证
[证候]胸痛如针,心慌胸闷,面唇晦暗,舌紫或见瘀斑,脉涩而结代。
[治法]行气活血,宁心安神。
[方药]血府逐瘀汤。主要药物: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上方有活血行气、养心安神之功。胸闷、胸痛者,可酌加降香、郁金、延胡索以活血理气止痛;睡眠不宁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养心安神。
少数病毒感染如麻疹、脊髓炎病毒等可以通过预防接种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心肌炎的治疗针对两方面: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对原发病毒感染,提出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预防和治疗心肌炎。一些中草药如板蓝根、连翘、大青叶、虎杖等初步实验研究认为可能对病毒感染有效。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进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心力衰竭应及时控制,但应用洋地黄类药时须谨慎,从小剂量开始,扩血管药和利尿药也可应用。早搏频繁,或有快速心律失常者用抗心律失常药。如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室性心律或窦房结损害而引起昏厥或低血压,则需用电起搏或电复律,多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借起搏器渡过急性期后得到恢复。结合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可使大部患者痊愈或好转。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