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扩张症又称“浆细胞性乳腺炎”。
其临床特点为:
①好发于40~60岁非哺乳期或绝经期妇女,多有哺乳障碍史,病因以一侧常见。
②乳头溢液为早期首发症状,常为多个导管溢液,呈棕黄色或灰白色稠厚物。
③常触及乳晕区肿块,直径多小于3cm以内,边缘规整。早期常与皮肤粘连。同侧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④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显示扩张导管的部位、范围和程度。
⑤乳头溢液及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大量导管上皮、泡沫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细胞残核及坏死物。
2、导管内乳头状瘤:
多见于40~50岁的中年人。
其主要临床表现:
①乳头间歇性自然排出陈旧性血水,少数为棕黄色或黄色浆液。
②约1/3病人在乳晕区可扪及肿块,呈圆形、质软、光滑、活动,直径小于1cm。
③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显示1~2级导管内有沙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近端导管扩张,管腔无完全中断。
④溢液细胞学和肿物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肿瘤细胞。
3、乳腺囊性增生病:
本病较为常见。
其临床特点是:
①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腺疼痛,有时乳腺有隐痛、刺痛。
②两乳内可扪及单一或多个囊性肿块或区段性颗粒结节。
③少数有乳头溢液,呈浆液性、浆液血性、血性。
④钼靶X线摄影,显示乳内有棉花状或毛玻璃状,边界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若有囊肿形成时可见圆形、透亮阴影。
⑤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显示点状、片状灰影,血管增粗、增多。
⑥B超显示增生部位不均匀低回声区及无回声囊肿。
4、导管内乳头状癌:
多见于老年多产妇女,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平均发病年龄为56岁。
其临床特点:
①发病缓慢,病史长,一般病程5年以上;
②乳晕区肿块质硬,常与皮肤粘连;
③约1/4病人有血性乳头溢液,常为单管溢液;
④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显示近端导管扩张,管壁有凹凸不平的充盈缺损,管壁梗阻完全中断;
⑤溢液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⑥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可见肿块灰影及异常血管。
一、西医
1、假性溢液:
假性溢液常见于乳头凹陷者,由于乳头表皮脱落细胞积存于凹陷处,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样的渗出,时常有臭味。对于假性溢液,可行相应的局部治疗。
2、真性溢液:
真性溢液是指非妊娠、非哺乳期乳头自然溢液,根据溢液的性质、细胞学检查、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所见,判断其溢液是否为肿瘤所致。
1、非肿瘤性溢液的治疗:
(1)病因: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等引起。
(2)治疗方法:
前者可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后者可行中药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肿瘤性溢液的治疗:
(1)病因:
则常为导管内乳头状瘤或导管内乳头状癌所引起。
(2)治疗方法:
前者行局部区段切除,后者应行乳腺癌根治术。
二、中医
偏方:(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实际需要请咨询医生)
一、肾精不足,冲任失调型
1、表现:
除了乳头溢液的症状,可伴有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月经提前或不定期,脉沉细。
2、诊断:
肾精不足,冲任亏虚。
3、治疗原则:
宜益肾填精,固冲任。
4、药方:
熟地20,山药18,仙茅12,淫羊藿15,山萸肉15,旱莲草15,夏枯草20,麦芽15,云苓18,泽泻12,丹皮12,莲子12,甘草6,栀子9,芡实12(单位均为克)。
1、肝郁气滞型
1、表现:
除了乳头溢液的症状,病人乳房胀痛,情绪抑郁,胸胁胀痛,易怒,脘腹胀闷,食欲不振。
2、诊断:
肝气郁结,伤及脾胃,迫乳外溢。
3、治疗原则:
治宜疏肝理气,健脾。
4、药方:
柴胡9,白芍12,当归12,白术15,云苓18,薄荷9,熟地15,大黄8,麦芽15,栀子12,芡实15,旱莲草20,莲子12,郁金12,薏苡仁20(单位均为克)。
2、气血亏虚型
1、表现:
除了乳头溢液的症状,可见病人面色淡白,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头晕眼花,心跳加快,少眠多梦,月经失调,或月经量少,舌淡,脉弱。
2、诊断:
中气不足,气血亏虚。
3、治疗原则:
治宜补气养血,固摄止溢。
4、药方:
党参24,白术18,五味子8,川芎10,云苓15,白芍12,熟地15,当归12,丹参15,黄芪24,栀子9,旱莲草18,香附10,阿胶12(烊化),山慈菇12,山药18(单位均为克)。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