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目前,上海市2016年5院6区药品GPO(集团采购组织)采购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实施,首批覆盖150个抗生素和心血管药品,第二批400个药品以及第三批GPO采购目录内剩余其他药品也将在1~2个月内完成采购。同时,重庆本年度23个短缺药品的供应保障也会采用GPO采购形式。
由于执业药师是全国通用的,没有地域的限制,所以对于兼职挂证的执业药师来说,药店只要能出得起钱,都会有很多选择,根本不需要亲自招聘执业药师。
中国每年近80亿人次的门诊量,催生出一个3万亿的医疗服务市场,并且这一市场在2020年将增长到6万亿。在投资界说对话环节上,大佬们就医疗投资热潮话题进行了讨论。
根据移动医疗咨询公司Enspektos的数据:全球仅5%的移动医疗具有符合移动医疗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水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还没有规模和分享他们的创新成果,即使是很小的范围内都无法做到。
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要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推动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信息授权使用,加强临床医学大数据应用发展工作。
飞利浦一位分管老总最近透露,国内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但95%以上的医疗信息没有加以应用。这些被放空的大数据,带来更大的诊疗成本与家庭负担。
目前,推动精准医疗实现既定目标所需的诸多技术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甚至还没有被发掘出来。精准医疗计划也引发了一些道德、社交和法律方面的问题。由于大量健康数据的存在,个人健康信息的保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人人都在谈“医+药”,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能够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商业模式。面对这种情况,当我们谈论“医+药”服务闭环时,我们还需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与成功之间还有多少障碍要克服?
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医生集团大会上,政府官员、公立医院管理者、基层医院院长和互联网医疗行业人士分别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他们对医生集团的真知灼见。
现如今,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在就在医疗改革陷于困境之时,敏锐的商业巨头们还是不会放过一丝机会,针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做出相应的策略。就这样,移动医疗横空出世,并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发展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对医疗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医疗 “出海” 看起来似乎有点扯,一来国内的大市场还远没有开发出来,二来互联网医疗的现状并不乐观。有什么必要 “出海”?又凭什么 “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