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平安探“险”互联网金融 健康管理产品或反哺保险业务

平安探“险”互联网金融 健康管理产品或反哺保险业务

2014-09-0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1988年发迹于深圳蛇口一隅的平安保险,历经26年的风云沉浮,现已成长为中国金融业中的一艘总资产3.8万亿元的航空母舰。

  掌舵人马明哲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去年的马明哲,领导不了今年的平安。”马的身上有着各种“不安分”的因子,他每年都会带领一众集团高管出国考察,学习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欧洲多地的金融机构治理经验和创新做法;他会不拘一格聘请“外脑”,以期各种思维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火花;他信奉“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即便是在富通投资中遭遇滑铁卢,但他只将其视作学游泳时“呛了一口水”。

  正是得益于这种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方能在成长过程中展现生命力,最近更豪言掷地,“欲5年内赶超国寿”,目标直指寿险头把交椅。

  当然,目前我们所谈论的中国平安谋转型,固然只能从局部开刀。本周我们选取了“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和“壹钱包”作为切入口,以期对中国平安的转型方向,窥探一二。

  中国平安,手持保险、银行、投资多张金融牌照,目前面临的头号难题正是如何盘活存量:“三大支柱”的传统金融业务,其增长空间仍有所期。但作为掌舵人的马明哲,所考虑得会更长远一些,这也解释了为何平安集团于去年启动了五大创新业务,力求通过非金融业务的入口,将客户迁徙到传统金融端。

  正如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2014年半年报中所说,科技的创新、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会给传统金融业务带来更多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也恰是平安客户迁徙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为此,平安设计了覆盖“医食住行玩”的“五马奔腾”。当然,这“五马”自不可能均衡用力。

  “”资产“和”健康“,将会成为支撑平安集团做社交金融的两大支柱。”马明哲在今年年初的小型沟通会上掷地有声。

  时隔半年后,外界却仍未能窥探到中国平安在“健康端”的布局。同样位列五大创新门户,“医健通”的被知晓度却远远低于“平安好车”、“平安好房”。

  21世纪经济报道曾就此问题采访了平安集团多位高管,但无独有偶,得到的答案均不能尽释记者心中的疑问。或许,在马明哲的规划蓝图中,他认为公开披露的时机“尚未成熟”。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平安集团目前已与3000多家联盟医院、体检中心、国外健康监测机构等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健康管理系统,集团内部有一支拥有上百名精算师的团队,正紧锣密鼓地加速健康管理产品的研发,“预计四季度将有相关产品推出市场。”

  而未来可在壹钱包中内嵌的线上医疗健康监测、评级应用,或将会成为同类型的电子钱包产品中最具颠覆性的“杀手级”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集团通过对8400万名客户健康档案数据的归档,即可计算出客户“实际年龄”与“风险年龄”之间的偏差值,从而实现对健康险、寿险产品的重新定价;另一方面,若平安集团未来能以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线上的健康管理服务和产品,则能破解其电子钱包社交黏性严重不足的困局,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对壹钱包的使用频率。

  抢滩支付的平安模式

  对第三方支付、银行、运营商抑或互联网企业而言,除了要应对各类支付手段的同场竞技外,线下支付场景的布局,更是支付实现O2O闭环的关键点所在。

  近日,央行发布第二季度支付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银行卡发卡量增速连续放缓,截至6月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5.4亿张,环比增长3.4%,增速较上季度末下降0.79个百分点。

  但相较之下,2013年全国移动支付笔数为16.74亿笔,同比增长达213%;市场规模达到9.64万亿元,同比飙涨318%。2014年仅第二季度,移动支付支付笔数达9.47亿笔,支付金额达4.9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幅高达155%和137%。

  面对高速增长的移动支付业务,从传统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到移动通信运营商均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从第三方机构的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到银联、商业银行和运营商齐推的NFC(近场支付),再到阿里巴巴广而告之的指纹支付、视网膜支付等,谁都希望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大蛋糕中分一杯羹。

  而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变革中积极布局的平安集团,自去年起亦已悄然打造其支付版图。对此,日前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副董事长兼CEO王洁凤、副总裁兼CTO郑一德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专访。

  6月10日,平安集团电子钱包“壹钱包2.0版”正式面市,成为业内首个镶嵌超级蓝牙支付技术的电子钱包。

  在超级蓝牙支付的使用场景中,购物环节的关键信息节点悉数被打通:在商品信息推送环节,商家可以把产品介绍、打折促销等消息上传至壹钱包的信息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壹钱包的定位,搜索到其线下合作商家及产品;在消费环节,用户只需将手机靠近商家POS机上的超级蓝牙设备,即可完成即时付款。

  据首席技术官郑一德介绍,超级蓝牙是沿用了Beacon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低功耗蓝牙,Beacon的基站可以创造一个蓝牙信号覆盖区域,当移动智能设备进入该区域时,其内置的APP终端便能通过蓝牙信号接收到来自商家的信息。

  因此,在他看来,相较于二维码、声波等线下支付方式,超级蓝牙支付更为稳定,安全性亦更高。

  “蓝牙本身的信息传输能力稳定性好,耗电性低,蓝牙技术在国内应用近两年,去年苹果方才开始大力推广,目前平安选择这个时点推出,可谓是”正当时“。”郑一德对本报记者直言,“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对超级蓝牙信息传输的多重加密,确保商家和用户的资金安全。”

  据了解,平安集团已就超级蓝牙支付的推广,向央行做了相关的报备工作。

  但对第三方支付、银行、运营商抑或互联网企业而言,除了要应对各类支付手段的同场竞技外,线下支付场景的布局,更是支付实现O2O闭环的关键点所在。

  据记者了解,壹钱包目前线下的合作商家较少,未来计划将原“壹卡会”在深圳1000多台POS机转化为壹钱包的超级蓝牙支付工具。

  对此,平安副董事长兼CEO王洁凤表示,“线下商户要做到百万数量级的规模才能逐步培养一定客户群的支付习惯,但这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经济成本要求都很高。对于壹钱包铺设商户的规模、选定的城市、划定在哪些主要行业,我们目前还在摸索中。”

  此外,据王洁凤介绍,平安付内部架构部门包括产品、运营、科技、后台、风控和稽核等,特别的是,平安付内部设立了一个专职负责“创新”的部门。

  记者获悉,在“创新部”中,有一支专门的团队来研究最新的科技,包括谷歌眼镜、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看看能否把新的技术转化为更领先、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且根据不同场景尝试各种的支付方式;

  而在机制设定上,平安付内部每月会定期召开一次创新论坛,在论坛上每位员工都能自由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我就相当于平安付里的VC,比方说我觉得某位组员的想法不错,我会帮助他设立一个5-8人的小团队,在几个月中把想法付诸实践,然后将成品在集团内部尝试推广,看看效果几许。”平安付首席技术官郑一德对记者称。

  除了前述的蓝牙支付,另据记者获悉,集团旗下的平安银行最近亦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正“密谋”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光子支付,并拟于本月内正式推出。

  据了解,光子支付,是以光为介质,利用手机闪光灯,实现支付数据从手机到POS机的传输。其具体实现方式,是在现有的支付设备上安装一个硬币大小的光源接收器,而手机内只需内置光子支付软件即可,无需对手机SIM卡、SD卡及手机硬件进行改造。

  除了加大对线上支付方式的尝试外,实际上平安付自去年末起,已在全国35个分公司内大力拓展线下预付卡业务,包括首尝与大型连锁商户发行联名卡等。

  而平安付目前拓展规模最广的当属健康卡,其原理是利用团险业务长期健康保险中的健康保障资金,可在全国多城市内的药房、医疗保健机构中消费。

  金融社交之争

  平安“壹钱包”2.0版本上线后,尽管其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与界面友好程度均得以提升,但在不少人看来,缺乏“杀手级”应用正是壹钱包面临的头号难题。

  今年年初,壹钱包1.0内测版本上线。“这仅是内测版,只有平安集团内部员工和员工朋友获得下载链接。事实上1.0版本功能并不惊艳。”王洁凤对此毫不讳言。

  在她看来,社交支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范围,但前提是必须有海量的客户基础。2014年6月,历经数次迭代的壹钱包2.0正式上线,实名注册用户已逾500万,账户余额在亿元级别。

  然而,拥有电子钱包产品的远不止平安一家,阿里巴巴有支付宝钱包抢占先机,腾讯以社交支撑微信支付的产业链,百度亦于同期推出“百度钱包”。

  从表面看,上述四者主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核心功能大同小异,现阶段看无非就是“花钱、省钱、赚钱、借钱”+“社交、生活服务”的功能集合。但实际上,四者背后所仰仗的根据以及各自的优劣势却大不相同。

  在布局电子钱包的“金融+社交”之争中,“客户基础”与“应用场景”,无疑是BAT[(中国互联网公司三巨头,即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与平安同场竞技的关键所在。

  毫无疑问,微信坐拥6亿活跃用户,客户基础傲视群雄,突显的社交黏性亦是阿里、百度、平安所难以企及的。但微信在商户端的平台远未成熟,尽管其近一年来已迅速拓展多个线上支付场景,但线下端与商户的合作则仍是其“短板”所在。

  与腾讯、阿里的核心优势不同,百度的核心优势在于流量。

  “腾讯和阿里通过其自有的较为完整的账户体系,已留存了海量的客户,所以他们是先行搭建后端的支付体系,再去研究前端的应用场景。”一股份行网络金融部人士对记者称,“但百度不行,它无法利用单一的搜索引擎服务区构建账户和留住客户。”

  显然,百度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故其思路厘定为“先购置线下场景,再搭建支付体系”。

  此前有报道指,截至2013年年底,百度旗下14款用户过亿的移动应用,至少有10个是与账户相关的,既有对账户依赖度较重的个人云、团购,也有对账户依赖度较轻的视频、文库、地图等,通过客户对多个APP的账户体系形成强依赖,然后引导客户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选择百度钱包完成在线支付。

  据了解,目前接入“百度钱包”的首批商户覆盖了电商、团购、婚恋等行业,包括国美在线、去哪儿网、乐视网(300104,股吧)、拉手网、嘉实基金(博客,微博)、中投保和华夏基金等。

  至于阿里与平安,两者定位较为相似,均在特定的领域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在该领域的产品设计、业务推广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两者所针对的“贸易”、“金融服务”需求级别较高,向下(如社交)拓展的难度极大,正如阿里旺旺从未真正成为普及使用的社交工具一样,马云此前一力主推的“来往”终已折戟沉沙。

  支付宝作为主流电商的支付工具,已经开拓了海量的支付场景,从机票到水电煤缴费、从订取电影票到打车服务等均可使用,与腾讯、平安、百度相比,已然占据了强大的先发优势。

  此外记者留意到,支付宝移动端在“服务”一栏中不断向客户推送服务窗,其中包括支付宝关联的银行卡查询、顺丰快递、医院挂号、药店、电商平台、保险基金等功能性服务。

  而平安“壹钱包”2.0版本上线后,尽管其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与界面友好程度均得以提升,但在不少人看来,缺乏“杀手级”应用正是壹钱包面临的头号难题。

  或许,市场已经逐渐淡忘,马明哲今年年初在小型沟通会上所说的一句话:“”资产“和”健康“,将会成为支撑平安集团做社交金融的两大支柱。”

  “我们是从地面往天上飞,他们(互联网企业)是从空中往地上降。支付宝与财付通的成功,依靠的分别是淘宝商城与微信平台。”马明哲在年初中国平安业绩发布会上称,“当然,在资产端和健康端的布局上,平安较他们更具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获悉,未来可在壹钱包中内嵌的线上医疗健康监测、评级应用,或将会成为传统金融机构中最具颠覆性的“杀手级”应用。

  据了解,平安集团的创新门户“医健通”下,有一支拥有上百名精算师的团队,在紧锣密鼓地加速健康管理产品的研发,“预计四季度将有相关产品推出市场”。

  “现阶段做的健康管理产品,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对于健康人群,我们给他设立电子病历和线上健康档案,定期监测他的身体状况;针对亚健康人群,比方说集团8400万客户中,有1%的人患了糖尿病,这支团队就会针对这部分患有慢性病的亚健康人群研发一系列疾病管理工具性产品,以方便他们可以随时监控身体状况的数个指标。”平安集团一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记者了解到,平安集团目前已与3000多家联盟医院、体检中心、国外健康监测机构等达成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健康管理系统,集团旗下的寿险、健康险两个子公司则为该战略的落地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集团通过对8400万名客户健康档案数据的归档,即可计算出客户“实际年龄”与“风险年龄”之间的偏差值,从而实现对健康险、寿险产品的重新定价;另一方面,若平安集团未来能以降低成本为客户提供线上的健康管理服务和产品(甚至是嵌入壹钱包中),则能破解其电子钱包社交黏性严重不足的困局,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对壹钱包的使用频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