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镇携手能否打破三水基层医改困局?
摘要:一直以来,三水的基层医改在公立与民营、市场与公益之间反复纠结,仿佛经历了一道轮回,更像是中国医改变迁的一个微观投射和现实缩影。从2003年开始掀起的三水各镇级卫生院“公转民”的热潮,到后来逐渐凸显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失衡,乡镇医疗机构全盘托给市场的“不能承受之重”。
三水基层医疗资源匮乏,医改公益化进入深水区瓶颈如何解?日前,三水区人民医院与乐平镇中心医院签订协议,双方将在双向转诊、医疗服务、技术培训和进修学习等多方面推进深度合作。这一新动态让笔者不由得联想起今年3月佛山医疗界的一项重大改革。禅城区政府同佛山市直两家医疗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将辖区内的南庄医院、同济医院交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托管,将张槎医院交由佛山市中医院整体托管。
同样是城区大医院结对社区或镇街医院,前者是技术合作,后者则是深入到管理体制层面的变革,尽管两者的背景和实质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但宗旨都相似—都为破解老百姓看病难题,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助推实现“大病在医院,小病在基层”。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佛山药品“零差价”和就诊“一费制”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如今三水已重新调整改革“枪口”: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新一轮基层医改中唱起了主角,历经十年博弈,回归公益。
毫无疑问,由政府主导的基层基本医疗,能为民众带来“挂号问诊注射输液只需10元”的实惠,最大限度地放大了基层医疗的公益化和普惠性。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观察,由各镇街投资,区财政提供相应补贴的“一镇一中心”全覆盖的思路并未从能根本上满足镇街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不少群众还是习惯舍近求远,到西南城区甚至禅城、广州等外地求医。
另一个现实是,一些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长期“吃不饱”,只能靠政府财政补贴维生。也因此,占据了社区医疗“大半壁江山”的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出于自负盈亏的利益考量,对政府力推的基药“零差价”和就诊“一费制”表现“无感”。为实现基药制度在村居全覆盖的目标,从去年开始,三水通过新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希望以良性竞争倒逼民营医疗机构的改革。这固然利于民营医疗力量的规范化,但问题在于镇街聚居人口偏少,而新建的公立卫生站与民营之间存在较多的业务重复与交集,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同质化的竞争或许未必尽如人愿朝良性方向发展,反而容易导致资源浪费,而且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依赖、“管办不分”的行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也在某种程度上掣肘着基层医改深度推进。
更具突破性意义的是,乐平中心医院是由三水欣华投资有限公司托管的民营医院,此次与区人民医院的“联姻”,是三水公立与民营医疗力量的首度结合。既有利于打破此消彼长的十年零和博弈困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跨越横亘在公私模式间的制度壁垒,实现医疗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充分高效流动。然而,这样的试水毕竟还只是三水基层医改进入深水区的迈出的一小步,要扩大其普适性价值,关键在于弥合不同属性模式之间的制度隔阂。比方说,目前双方的合作除了有专家坐诊和会诊外,还建立患者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这其中涉及到的行政管理、业绩考核、利益分成等机制需要及时理顺,方能确保双方的合作能可持续运转。
此外,若能以此为契机搭建起能上能下的医务人员交流机制,打破现有国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桎梏,充分活化现有的人才资源,则不但有利于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甚至可以大胆探索,通过试行多点执业激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其合理的收入途径,也是对三水基层医改大有裨益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