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阴雨天,对于生长在广州白云山的野蘑菇来说,却是最好的生长时期。近日,“致命白毒伞”蘑菇再次现身白云山,食用1两可致命。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邓旺秋博士介绍,目前白云山上常见毒菇数量超过10种,常见食用菇有6种,但是为了避免误采误食,建议市民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预防中毒死亡。
白云山被发现毒菇超过10种
近日,白云山中部、西部的藜蒴树林附近发现的毒菇“致命白毒伞”,是由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辉博士研究团队采集所得。“最近‘回南天’空气潮湿,白云山上的蘑菇长势很快,我们在约两平方米面积内,就采集到10多个白毒伞。”李泰辉说。
邓旺秋说,广东省已被普查到的毒蘑菇超过100种,其中剧毒蘑菇约有8种,而白云山上常见的毒菇数量超过10种,其中多个剧毒蘑菇均在白云山上有所发现。
邓旺秋说,在温度较高的“回南天”和雨后放晴的“台风天”里,白云山数条主干道两旁便有毒菇出现,而山中隐蔽的小路上,毒菇数量更多。“如果最近广州‘回南天’气温升高,更多的毒菇将会聚集出现,上白云山运动的市民要慎采”。
李泰辉称,目前白云山上发现的“致命白毒伞”有一个直观的分辨方法——“脚上着靴子,腰间穿短裙”,简言之就是白毒伞根部有一个黑色的肉托,而伞下垂着淡黄的伞须。但是,随着白毒伞菇成熟,伞须会脱落,黑色肉托长于泥里,采集时也容易脱落,不易被人发现。
“虽然白云山上毒菇数量不少,但是可食用的野菇也很多,不过为了避免误采误食,建议市民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邓旺秋说。
民间土法鉴定毒菇不可取
记者发现,近年来广州市食安办、市食药监局加强毒菇危害宣传力度,白云山上还竖起毒菇辨识图案宣传牌。然而,这些危险信号并没有完全阻止市民冒险一试。
粗略统计,仅是在广州白云山上误采食毒菇引起中毒的案例超过5起。据部分地区调查表明,误采食毒菇的中毒者竟然有八成以上都提到自己是采蘑菇的老手。有些市民自以为能“按图索骥”辨别毒菇,而事实证明辨别绝非如此简单。
不少市民在辨别食菇和毒菇时,使用的是民间土法,比如用银汤勺放入汤中看是否变色,或者将大蒜和蘑菇一起煮,看大蒜是否变黑。邓旺秋说这都是错误的鉴别方法,科学鉴定蘑菇毒素需要规范的仪器进行分析。
邓旺秋说一旦食后中毒应该快速救治。以“致命白毒伞”为例,这种毒菇毒性强、潜伏期长,一般食用后6小时以上才发病。它的最初表现为胃肠炎,继而会导致肝脏损害,眼睛变黄,一般3-7天为死亡高峰期,如果不及时救治,会因器官衰竭而死亡。
市食安办也提醒市民,由于没有特效解毒药,误食毒菇死亡率极高,发生恶心、腹泻等中毒症状时,首先应立即采取刺激口咽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到医疗机构救治。同时,建议保留毒蘑菇样品以供医生救治参考。
相关阅读
广州常见野生毒蘑菇种类:
1、铅绿褶菇;生境:夏秋季群生或散生,喜于雨后在草坪、蕉林地上生长;分布:广州等较高温多草的地方。毒性:胃肠中毒型毒菇,含有胃肠道刺激剂,误食后1-3小时发病,引起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该毒菌是近年广东引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的种类之一。
2、致命白毒伞;生境:常在黧蒴树下生长,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春季温暖多雨的三、四月。目前仅广东有报道。分布:广州、清远、肇庆、深圳等地。毒性:肝脏损害型毒菇,含鹅膏毒素,误食后6-12小时发病,先是胃肠炎症状,后引起肝、肾等内脏器官损害,中毒死亡率极高!发病过程中间有假愈期,容易麻痹错过抢救的时机。
3、黄盖鹅膏白色变种;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分布:广州、肇庆等地。毒性:剧毒,毒性与致命白毒伞相同,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4、灰花纹鹅膏;生境: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分布:广州、肇庆、始兴,连州。毒性:剧毒,毒性与致命白毒伞相同,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5、欧氏鹅膏;生境: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分布:广州、封开。毒性:含鹅膏毒素,毒性与致命白毒伞相似,但毒性较弱。
6、残托鹅膏有环变型(残托斑毒伞);生境:单生至散生或丛生于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地上。分布:广东(封开、广州等)、广西等地。毒性:有毒,其毒素不详;中毒后出现呕吐,浅昏迷,四肢无力,胡言乱语等神经精神型症状。
7、纯黄白鬼伞;生境: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林中地上。分布:广州、肇庆、清远、始兴、连山、阳春等全省各地。毒性:据记载有毒,主要为胃肠炎型中毒。
8、古巴光盖伞;生境:夏季喜欢群生或单生于牛马等动物的粪便上。分布:广州、韶关等地。毒性:所含有的毒素主要为色胺类物质——裸盖菇素。主要一起神经性毒性症状,毒性反应快。古巴光盖伞毒素含量较高,并以其致幻作用而著称,可造成时空感觉的错乱或昏迷,服用量大时也可致死。
9、疸黄粉末牛肝菌;生境: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分布:广州、肇庆、阳春、河源、连州。毒性:毒性较强,主要为胃肠型中毒。
10、橙黄硬皮马勃;生境: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针阔混交林林地上。据说长在桉树林下的毒性较大,但暂没有得到研究证实。分布:广州、肇庆、连州、乐昌、河源、大埔、博罗、乳源。毒性:有毒。食后10分钟至半小时即出现呕吐、头晕、发冷等症状。及时采取催吐、洗胃等措施救治,通常不会产生严重的危险。
11、绿斑裸伞;生境:夏秋季生长于腐木上。分布:广州。毒性:误食此毒菌多半小时后发作,出现头晕、恶心、神志不清等症状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化脓性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 注:通常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应选择肌肉注射青霉素。虽然头孢丙烯一般可有效消除鼻咽部的化脓性链球菌,但目前尚无可供借鉴的头孢丙烯预防继发性风湿热的资料。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和卡他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性中耳炎。 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包括产β-内
健客价: ¥29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40西地那非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健客价: ¥48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健客价: ¥345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78清热,通便,消滞。用于实热积滞所致的大便秘结。
健客价: ¥14.3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咽喉肿痛,全身酸痛等症。
健客价: ¥12用于急、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9.8用于蛔虫病、蛲虫病。
健客价: ¥8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所致的白浊、小便频数。
健客价: ¥32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健客价: ¥670西地那非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健客价: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