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多宅在家少出门,是大多数人对抗疫做出的最好贡献。有网友戏称,这次疫情,我们一定能“躺赢”。躺着躺着,我国居民的平均睡眠时间也不知不觉增加了。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20全民宅家期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疫情期间我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间超过8个小时,但是人均睡眠时间,却往后推迟了2个小时左右。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理科主任张斌教授提醒,虽然人均睡眠时间增加,但也睡得晚,整体的睡眠质量不升反降。
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张斌教授为各位网友讲解一下白皮书里面几个重要的数据。
【睡眠时间推迟2小时】
解读:睡眠的节律性和稳定性更重要
睡眠是关乎全人类的事情,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石。2020年由于疫情的特殊性,全民宅家,这时抛开了社会因素对睡眠的影响,人们在睡眠方面上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本次《白皮书》重点提及了我国居民的睡眠时间往后延迟了2个小时。这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张斌教授表示,睡眠的时间和长度都是因人而异,虽然目前推荐的成人睡眠时间是每日7小时,但在个体上有所差异。
“理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入睡,早上7点起床,在床时间达到8个小时,减去入睡花费的时间,基本可以满足一天7小时的睡眠时间。”但这样的睡眠时间并非是唯一标准,张斌教授称,农村或县城的人大多早睡早起;在满足同样的睡眠时间前提下,城市中的白领和大学生则多是晚睡晚起。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只要睡眠时间保持一定的节律性和稳定性,具体几点睡并非关键因素。”张斌教授指出,即使偶尔睡得比较晚,也可以在第二天早上补回来,一两次的熬夜晚睡,身体能够适应调节,影响并不大。
长期熬夜会形成与外界环境不匹配的生物钟
受疫情影响,人们宅在家的时间大大增加,但是熬夜的热情依然不减。数据显示,有近五成人群每日在卧室活动时间超过12小时,但依然有一半的人群在熬夜。熬夜的前三名依次是江西省、陕西省和四川省,最不熬夜的是北京市。
当熬夜形成了生物钟,想要改变并非易事。张斌教授介绍,“我们的生物节律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基因编码’,是长期的遗传导致。”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出现了灯光,让黑夜亮如白昼,人们不再受外界环境影响,可以自由选择睡眠时间,但睡眠依然要和外界环境相匹配,根据外界的环境变化来做相应的调整,才是健康的睡眠。
如果已经熬出了新的生物钟,如何切换为正确的睡眠模式呢?张斌教授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光照调节法:假如平时是3点入睡,11点起床,先确定一个正确的起床时间,如早上7点。在起床后,坚持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即便是阴天,光照的强度也是足够。坚持一周早起,睡眠的节律会自动往回调,慢慢地将入睡时间调到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