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病从口入,如果这个吃出来的病是癌症,就更令人闻之色变了。
事实上,不少色香味俱全的食物里,悄然潜伏着致癌的元凶。
家医君先来带着大家看看致癌食物黑榜,让它们远离我们的餐桌。
黑榜NO.1:霉变食物
霉变的玉米、花生、米、豆类;保存不当的豆腐乳、豆瓣酱;质量不过关的花生油等等。
食物受潮霉变后,会产生黄曲霉菌,黄曲霉菌会产生一种有很强致癌作用的毒素——黄曲霉素,它是引起一些地区肝癌高发的罪魁祸首。
那我该怎样辨别霉变食物呢?家医君给你几个小贴士:
①变的花生、玉米(表现为颜色变黑或有异味等)不要食用。
②购豆腐乳、豆瓣酱时,若发现包装破损、瓶盖浮起,不要购买;
③回来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按要求储存,避免霉变。
④购食用花生油时,尽量到信誉度高的超市、商场,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
品牌,认准包装上的“质量安全”“QS”标志。
黑榜NO.2腌制食品、隔夜菜
家医君小贴士:
①吃腌制食品,隔夜青菜不要吃。
②菜(特别是白菜)注意低温干燥储藏,防止变质。
黑榜No.3烟熏、烧烤、油炸食物
熏制食物里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进入胃里,会变成亚硝胺而被吸收。而亚硝胺是诱使细胞癌变的一大元凶。
另外,肉类、脂肪在高温熏制、油炸或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另一种致癌物质——苯并芘,煎炸越久,苯并芘的含量越高。
有报道称,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香肠等熏制品中苯并芘含量可比普通肉高60倍。
黑榜NO.4太烫、太硬的食物
广东人爱喝老火汤,吃饭以前,热气腾腾的汤刚端上来,便舀一碗先品尝,甚是惬意;而潮汕地区的人们则对功夫茶情有独钟。
这两种饮食习惯有一个共同的特色——讲求“滚烫”。
不过,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经常吃太烫或太硬的食物,容易对消化道黏膜的细胞造成不良刺激,成为癌变的基础,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黑榜NO.5高脂肪食物
比如说,肥肉、动物内脏、奶油、乳酪等;炸薯条、炸薯片。
高脂肪饮食会增高乳腺癌、大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
西方国家胖人多,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高于我国,这与其高热量、高脂肪、少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里垃圾食品流行,小胖墩越来越多,随之飙升的,除了日益增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外,还有癌症的发病风险。
黑榜NO.6高度酒
长期大量饮用高度数的酒,容易增加各种消化道癌的发病风险,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等,其中最突出的是食管癌。
与之相对的,抗癌食物红榜则有西红柿、绿色蔬菜、葱、蒜、柑橘类水果、十字花科蔬菜、大豆、麦麸(小麦皮)、低脂牛奶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抛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其实,凡事讲究一个“度”。
享受美食与享有健康,并不矛盾。偶尔、少量地吃一点,也无须太过恐慌。
喜欢吃烧烤、煎炸食物的你,不妨可以试试在家DIY。自己烹制美食,可以掌控火候、保证食用油的质量,既健康卫生,又能享受烹饪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更关键的是,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享受人生的同时更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