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孩子在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孩子不舒服能不能去医院?这里就儿童健康防护给大家提个醒。
若病得“不寻常”需及时就诊
在疫情防控期间,孩子生病了,有的家长可能会因为害怕孩子去医院出现交叉感染,所以不愿意去医院。但是,儿童不是“小大人”,尤其是低龄儿童,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如果一味地在家生扛,讳疾忌医,可能会耽误病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呢?孩子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因此3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出现发热就应该去就诊。3个月以上,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只要发热超过3天,也应该及时就诊。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孩子出现急性肢体活动障碍、意识改变,或者是外伤导致明显的出血,这些情况都应该及时就诊。
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孩子这次生病是不是出现跟以往明显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果有,就要及时去就诊。尤其是当孩子出现了精神反应弱、频繁呕吐,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或者是脓血便、吃奶减少甚至拒奶,尿量减少、发热伴新发皮疹,或者出现了持续固定部位的腹痛或包块,烦躁、哭闹,而且不易安抚,喘憋、呻吟,出现呼吸增快,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面色变差、意识障碍、抽搐等。如果您的孩子出现以上症状,都要及时去就诊。
如果是非急症,可以提前预约,错峰就诊。就诊期间,要做好自己和孩子的个人防护,全程戴好口罩,不要乱摸,回家以后,脱去外套和鞋子,认真清洗双手、洗脸。
孩子居家防意外父母看护要到位
孩子在家时,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居家安全。家里的药物、消毒剂一定要妥善管理,不要用饮料瓶装消毒剂。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开瓶的能力,最安全的方法不是把瓶盖拧紧,而是要把不安全的东西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保持“高而远”的状态。
另外,要做好家庭的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孩子哪些物品不能随意尝试。家长在家要对孩子实现有效看护,尤其是对小婴儿而言。所谓的有效看护,一定要做到伸手可及、不间断、不分心,不要把小宝宝交给未成年人看护。
最后提醒大家,现阶段还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如果要外出,请全程做好自己和孩子的个人防护。居家生活应该张弛有度,让孩子保持正常、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锻炼,合理膳食,保证睡眠,重视心理健康,平稳地渡过这个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