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热点关注 疫情能否作为停诊的不可抗力

热点关注 疫情能否作为停诊的不可抗力

2020-02-29 来源:健康报医生频道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医疗机构主要面对几种类型的就诊患者:疫情开始前已经收入院等待手术但尚未手术的;疫情开始前已预约治疗但目前通知中止的;疫情开始后来门诊就诊要求收治的;疫情开始前已经开具住院证但尚未收入院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下发《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明确提出,湖北省以外的地区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时关了之”。当前,既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止出现院内交叉感染,又要满足其他患者日常诊疗需求,两者兼顾,医院可能面临哪些法律风险,又该如何依法依规开展诊疗呢?

本次疫情可以归为民法上的不可抗力,但不可抗力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形下均可免责

从《合同法》角度,如果不可抗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履行,那么该不可抗力可以作为解除、变更合同的抗辩理由,进而不承担违约责任。从侵权角度,《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此,不可抗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医疗机构暂缓开展或中止部分诊疗的合法免责理由。但从法律角度,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证明,疫情防控与暂缓诊疗、暂停手术之间,是不可避免不可克服的关系,否则就不能将疫情作为不可抗力,成为暂停手术、延误治疗的免责事项。

哪些情况可以作为不可抗力?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

1.医疗机构因发现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或者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单位,相关人员和病区需要封闭和隔离,无法开展治疗。

2.医疗机构相关科室人员支援湖北抗击疫情,剩余人员无法保障开展必要的诊疗。

3.由于物资和其他必需品受疫情影响无法保障,无法在现有条件下开展诊疗,如药品、器械、血液制品等。

4.其他不可预见、不可克服、不可避免的情形。

如果难以举证证明存在类似情形,仅以收治患者会存在交叉感染风险为由和疫情属于不可抗力为由拒绝治疗、中断治疗,将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

防范可能发生的侵权责任,医疗机构有必要细化服务预案

目前,医疗机构主要面对几种类型的就诊患者:疫情开始前已经收入院等待手术但尚未手术的;疫情开始前已预约治疗但目前通知中止的;疫情开始后来门诊就诊要求收治的;疫情开始前已经开具住院证但尚未收入院的。

对于上述情形,如果医疗机构不具备充分的免责事由,单方面中止治疗,或者未按诊疗规范给予必要、及时的治疗,造成延误诊治给患者带来人身损害的,将可能承担一定的侵权赔偿责任。

北京市2月5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该市“12345”热线短短几天内收到数十件关于肿瘤患者治疗方面的投诉,并提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开展诊疗,应当按照以下原则:疫情防控的同时,要保持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秩序;应优先安排急危重症患者,符合手术或治疗指征的要合理安排治疗;为防止交叉感染,非急诊手术、非急症手术建议适当延缓,延缓前要和患者充分沟通,不能擅自停止治疗或停止手术。

在这三条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建议:

第一,对于急危重症、非急诊手术、非急症手术,医疗机构应给予界定,分类管理,制订临时制度。通常临床中将外科手术分为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和限期手术。除了急诊手术,部分限期手术也具有一定的急迫性,可能是广大患者迫切需要医院开展的,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矛盾的焦点所在。建议按照《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国卫办医发〔2013〕32号),由各专业从自身经验和病种出发,在急诊手术之外,设定部分非急危重症之外急需开展的疾病类别,必要时给予收治。

制定标准的意义在于,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医院的收治压力也会逐渐增大,相应的社会和法律风险提升,在上级行政部门没有统一的标准前,自行制定规范,在应对投诉和诉讼时,同样可作为依据。同时,也避免了收治过程中的随意性。

第二,医疗机构决定收治非急危重症患者前,应有多学科专家讨论,按照上述标准进行评估,提交相关领导审核。在收治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严防交叉感染。

第三,对于不宜收治、决定暂缓治疗的患者的处置应有规范和预案。目前,对于部分患者,如肿瘤术后或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以及部分慢性病患者,可以采取暂缓治疗的处理,对于非急危重症、非必需的限期手术患者,可以暂不收治。但不收入院或门诊治疗,不意味着不予处理及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

建议通过张贴通告或书面形式,告知患者相关政策;对患者病情进行多学科评估,以化解患者焦虑心态,还可给予患者替代治疗、康复等手段,以缓解症状及延缓病程。对于迫切要求治疗但目前暂无法收治的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建立随访联系,如有条件可给予线上或其他方式的指导。如了解有其他定点收治医院,应通知并建议其转往其他医疗机构。对于不理解且带有情绪的患者应对沟通过程在病案中进行记录。

最后,医疗机构应充分预估疫情发展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做好预案,兼顾传染病防控工作和正常诊疗工作,保证医疗秩序的稳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