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歌手张咪自爆已患癌症晚期。看到张咪的文字,作为一名医生,我都被感动了,只有亲身经历过生死和疾病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据媒体报道,张咪罹患的是扁桃体癌,今天曾医生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扁桃体的癌的相关知识。
如果肝脏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那扁桃体无疑是“话”最多的器官,时不时都要发发“炎”、刷刷存在感。不少人还将扁桃体和阑尾并列为人体多余的器官。那扁桃体真的是多余的吗?它有什么用?能轻易切掉吗?
扁桃体到底有什么功能?
扁桃体位于我们的口咽部,是消化道和呼吸道共同的关口,处于“咽喉要塞”。扁桃体是镇守边关的“将军”,是抵御有害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关卡!扁桃体具有免疫作用,当细菌病毒等有害生物入侵的时候,扁桃体可以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的防御功能。
从1岁左右,扁桃体的功能开始增强,4至10岁的时候达到高峰,随着小朋友身体发育,免疫功能不断完善,14~15岁的时候,扁桃体逐渐退化。
为什么扁桃体总是发炎!
扁桃体很委屈,为什么发炎的总是我!这是因为,婴幼儿的免疫系统没有发育完善,细菌病毒入侵的时候,扁桃体首先与敌人进行战斗,战斗的过程就会产生炎症,也就是急性扁桃体炎。
由于扁桃体的位置特殊,呼吸和饮食都是通过口咽部,扁桃体非常容易受到“双重打击”,在气温降低,疲劳,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更容易出现感染。
扁桃体也可能得癌!
扁桃体癌并不少见,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10%,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5.0%,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男女比例为2~3:1。早期扁桃体癌可无明显症状,或者与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相似,常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吞咽不适,咽下疼痛。晚期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口臭、呼吸困难、扁桃体溃疡、出血、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耳朵疼痛。
这四类人是扁桃体癌的高危人群
扁桃体癌是人类的免疫器官,发生癌症的概率并不高,所以常常被忽视。扁桃体癌的确切病因并不清楚,可能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有关,下面这四类人群可能为扁桃体癌的高危人群:
长期的慢性扁桃体炎的人
长期抽烟的人
长期酗酒的人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人
扁桃体反复发炎,不如直接切掉吗?
有人认为扁桃体没有作用,还经常发炎,不如早点切掉。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前面说过了,对于小朋友来说,扁桃体是镇守要塞的将军,发挥非常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不能随便切掉。
但是,如果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就会变成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就失去了防御功能。不仅仅失去了正常的功能,扁桃体里面有许多小窝,里面容易藏污纳垢,会变成细菌和病毒的庇护所。容易伴发各种疾病,例如心肌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等疾病,影响孩子的健康。
已经失去功能的扁桃体,建议手术切除。但是,正常的扁桃体,对儿童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万万不能随便切除。
不过,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直接切除:
1.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1年内反复发作超过7次;或者连续2年,每年发作不低于5次;连续3年,每年发作3次以上。
2.扁桃体过度肥大
扁桃体长的太大了,影响吃饭,呼吸,导致患者营养障碍,讲话含糊不清,睡觉打呼噜,晚上被憋醒,建议手术治疗。
3.扁桃体引起其他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可以引起相邻器官的病变,例如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等。扁桃体相关的肾炎、心内膜炎、关节炎、心肌炎等疾病。
4.扁桃体肿瘤
扁桃体的良性以及早期的恶性肿瘤,均建议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