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中冬天最冷,此时需要补充热量滋阴潜阳。多吃点羊肉、牛肉、兔肉、鸭肉、鳗鱼、虾蟹等,来增强体魄阴阳平衡,提高抗寒能力。
冬补
冬季进补,开春打虎。此话适宜,冬至以后。
冬季多吃,黑色食物。海带紫菜,黑米黑豆,
甲鱼海米,木耳蘑菇。有利机体,有利脏腑。
过多肥甘,油腻食物,脂质增加,管壁加厚,
管壁变窄,血流受阻,引发疾病,损康折寿。
补与不补,请遵医嘱。
补养身体食补放在首位,要根据自己身体的虚实进补才能受益,否则越补越虚,甚至会引发疾病。
气虚之人,倦怠无力,动则虚汗,气不足息,
可服参类,山药黄芪,豆类制品,大枣蜂蜜。
血虚之人,耳鸣心悸,面色萎黄,拿东忘西,
可用阿胶,羊肉母鸡,大枣荔枝,黑豆黑米。
阳虚之人,大便溏稀,手脚发凉,脉沉无力,
吃些羊肉,狗肉公鸡,核桃韭菜,海参海米。
阴虚之人,夜汗淋漓,手足心热,消瘦便秘,
吃些银耳,鸡蛋甲鱼,麦冬龟板,百合枸杞。
以上属于,食疗调理,效果不显,请教中医。
水补
冬天虽然很少出汗,并不代表不消耗水分,水分消耗主要是通过汗腺排出,还有呼出的气体,以及二便的排出,大约每天消耗水分五斤左右。从人体重的比例计算,七分是水,其他占三分,所以说冬天补水势在必然。
五谷为养
五谷内含大量的蛋白和脂肪,是用以五脏的补养,冬季应该多吃,糙米杂粮。比如粮中之王玉米,健脾利湿,开胃宽肠,稳定血压,有利降糖。荞麦消食化积,清热润肠,而且内含芦丁,有利心脏,补气养神,化解脂肪。糯米富含高糖,治疗脾虚,适当吃点有利胃肠。红薯是菜也是粮,内含粗纤维,暖胃刮肠,通便排毒,有利动脉血管增加弹性,缓解疲劳,有益健康。现代研究红薯是防癌抗癌良方,花生富含黄酮皂苷,有益保护心脏,提高记忆,减少健忘,如果血稠少吃无妨。芝麻富含,糖类脂肪,蛋白超过肉的含量,常吃可防手脚冰凉,同时滋补肝肾二脏,可用于治疗眩晕,失眠健忘,须发早白,小儿尿床。
五菜为充
五菜用以,脏腑补养。冬季蔬菜,萝卜为上,
熟吃白的,上焦通畅,生吃缓解,消化不良。
吃青萝卜,健脾有方。吃水萝卜,利尿性强。
韭菜菜籽,补肾壮阳,排除垃圾,清理胃肠。
白菜养胃,二便通畅,清热解毒,预防痔疮,
护肤美容,光泽透靓。萝卜白菜,为主适量,
其他蔬菜,调节花样。
五味调和
五味调和,各有重点,五味适量,受益匪浅,
五味过量,招致病患。酸味而言,可以补肝,
过多克脾,嘴唇枯干,食少倦怠,饭后胀满,
大便溏稀,气短懒言。甘味补脾,不宜过甜,
脾盛伤肾,腰膝酸软,毛发脱落,体胖气喘。
苦味补心,不可多贪,心气偏盛,肺虚气短,
辛味补肺,过食伤肝,面色萎黄,唇舌色淡,
眩晕头痛,肢麻震颤。咸味补肾,不可过咸,
肾气偏盛,伤心伤感,面色无华,健忘失眠,
心神不宁,心慌气短。由此可见,味不可偏,
适可而止,微微偏咸,恰到好处,益寿延年。
简而述之五味特点:咸可提味增加口感,强筋壮骨温中散寒。酸味祛腥解腻增鲜,陈醋为佳可抗水碱。辛味辣味亲密无间,辛祛异味辣味祛寒。苦味利肺清热祛烦。甘味具有调味特点,补养气血润肠通便。
五脏有病,口感明显,口有咸味,肾虚有关。
口有辣味,肺热有关。口有甜味,脾湿有关。
口有酸味,肝热有关。口有苦味,心热有关,
或与胆汁,分泌有关。按照五行,相克观点,
中医认为,心病禁咸、肝病禁辛、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五谷之中,粳米味甘,黄米味辛,芝麻味酸,
麦类味苦,大豆味咸。五果之中,枣子味甘,
桃子味辛,李子味酸,杏子味苦,栗子味咸。
五畜之中,牛肉味甘,鸡肉味辛,狗肉味酸,
羊肉味苦,猪肉味咸。五菜之中,葵菜味甘,
大葱味辛,韭菜味酸,薤菜味苦,豆叶味咸。
科学调理,不倚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