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从自检到服药 高血压患者经典的七连问

从自检到服药 高血压患者经典的七连问

2019-11-05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根据临床情况不同,患者可以被划分为心血管风险的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所有患者需要立即开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高危人群要开始药物治疗,而中危患者可以随访观察1月,低危患者则可以随访观察3月,如果血压仍高,要开始服药治疗。

我是否患了高血压?

老王退休才1年,最近总感觉头晕晕沉沉的,好像带了个“紧箍咒”。跟老伴一念叨,见多识广的老伴立刻取出儿子从国外带回的电子血压计给老伴量起了血压,结果显示血压是162/78mmHg。老王不肯相信,接下来的1周,自测血压3次,结果都在150-160/70-80mmHg之间。于是老王急忙来心内科门诊,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大夫,我是患了高血压吗?大夫不慌不忙的让老王在座位上休息了5分钟,然后让他放松坐好,开始测量血压,测完左上臂还测了右上臂,两次测量值与老王在家的测量值相近。

初次血压升高指第一次发现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如血压像老王这样呈轻、中度升高(即收缩压≥140mmHg而<18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而<110mmHg),应该4周内在不同日重复测血压至少2次,如果都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就可以确诊高血压;

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测量。在家里通常是最放松的状态,因此家庭血压的诊断阈值是135/85mmHg;而动态血压的诊断阈值是白天≥135/85mmHg或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由此看来,老王可以确诊高血压了。

我为什么会患高血压?

老王十分委屈,刚过60岁,自认为平时生活习惯不错,疑惑的问大夫:我为什么会患高血压呢?

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接近20%。高血压常见的危险因素就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包括:高盐饮食、超重或肥胖、长期过量吸烟饮酒、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作息时间不规律等。此外高血压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基因遗传病,但是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青年人或者合并其他临床症状的高血压患者就诊时还要排查一些特殊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如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疾病等。

患了高血压,是否一定要吃药?

老王被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心里又沮丧又着急。接着问:我是否要吃药降压呢?医生笑着说不用着急。他先仔仔细细问了老王一系列问题,又给老王开了一些化验检查,有抽血化验、有大小便化验、还有心电图、各种血管和心脏的超声检查,甚至还让他去眼科检查。老王有点想不通。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现了血压高,下一步要弄清楚几件事:有没有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压高有没有造成其他器官的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怎么样?患有高血压的同时,是否还有其他合并的临床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外周血管病?

总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例如心梗、脑梗、脑出血)的风险有多高?搞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个体化的制定降压方案,还能综合治疗以便全面降低今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当然如果就诊时血压显著升高,有明显不适症状,需要先开始服用降压药物一定程度的降低血压然后再完成上述检查。

什么时候该开始吃药?

根据综合评估,老王被划为心血管风险高危人群。医生建议立即开始用药降压治疗,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同时也跟老王详细讲述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如减少钠盐摄入(每日6g盐),减轻体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适当增加活动,规律生活,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根据临床情况不同,患者可以被划分为心血管风险的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所有患者需要立即开始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高危人群要开始药物治疗,而中危患者可以随访观察1月,低危患者则可以随访观察3月,如果血压仍高,要开始服药治疗。

吃了药就永远停不下来了?

老王充满担心的问:听说吃了降压药就永远停不下来了?

比较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药物能够治愈高血压。一些轻度血压升高的患者也许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减轻体重使血压回到正常范围。但是如果血压不能降至正常范围则需要借助药物的力量,治疗目标是使血压降至目标值以下,从而减少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通过持续的生活方式改变,服用的降压药剂量和种类可能有所减少,甚至在温度适宜的季节可能暂时停用,但是随着季节更替、情绪波动血压如果常常超过正常上限,药物就要坚持服用。由此可见日常有规律的监测血压非常重要,这样才能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及用量。

据报道,因纽特人与北极地带的其他居民很少进食陆生动物的肉和奶,也很少进食植物性食品,主要的食物是鱼肉、鱼肠、鲸油和鱼的其他成分。他们的血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普遍较低,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则较高。从这些资料来看,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摄入和体内的含量较高,可能是北极地带居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率很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预防中,鱼肉、鱼油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可能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劝君适量吃海鱼。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