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理结构上的不同,决定了养生方式也有所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是排他性的。
《寿世保元》记载:“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世人常说:“男人养肾、女人养肝。”
为什么男人要养肾?
说起男人养肾,就不得不提《红楼梦》中经典一幕,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将“思淫欲”的贾瑞整得一病不起。
本来风月宝鉴三日便能让贾瑞起死回生,奈何他经不住诱惑连连偷看风月宝鉴正面,在镜中三番四次流连与凤姐的“生命大和谐运动”。
最终是:“忽见两个人走来,拿链索把他锁住,拉了就走。”咽气时,“底下是冰凉黏湿的一摊精。”
这就是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要告诫男性同胞:“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的道理所在。
肾脏作为五脏之一,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源,是“先天之本”。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及肾气关系到人的生殖机能,是人类生育繁衍的基础,此为先天之“精”。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繁衍生息这个事情上,没有肾脏的休养生息,又如何让生命健康延续,又何来子孙满堂的欢喜?
对于那些纵欲无度的沉迷于“生命大和谐运动”的娃娃们,贾瑞便是前车之鉴。
后天之精由水谷之精气和五脏化生之精气组成,主要储藏在肾脏中。
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能把所藏之精提供给它们,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
只有肾的藏精功能正常,才能维持脏腑的功能活动。
女子为何要护肝?
肝脏对女性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包包,常言道:包治百病,而女人养肝就是养颜保命!
女性除了忍不住买买买荷包大出“血”外,每个月固定那么几天需要更新一下自己的血液库。
《素问·五脏生成》说:“人卧血归于肝。”即“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它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通调月经。女性月经周期、经量正常与否,与肝的疏泄功能息息相关。在女性的一生中,经期、妊娠期、分娩期等都与“血”的充盈及运行紧密联系。与其说女子是水做的不如说是血做的。
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血脉流通,下注胞宫,对维持女性月经、生育等特殊的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说法。
若肝疏泄功能不畅,则容易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行不畅、痛经,伴随有乳房和小腹胀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闭经、不孕等。
“肝”干净,才能皮肤娇嫩,貌美如花;如果长期肝火旺盛则易被痘痘困扰,而且肝火越旺盛,痘痘长得越多,此外还会影响身体排毒以及正常的新陈代谢。
“男养肾,女养肝”反之亦然
《诸病源候论》记载:“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这告诉我们,血液的生成除了水谷之精气的作用外,还与肾精有关,即肾精也能化生为血液。精与血能够相互资生和转化,这就是“精血同源”,因此,女子养肾同样重要。
《格致余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肝的疏泄功能不仅与女性的生殖功能有关,而且还与男性的排精功能有关,千秋万代在此一“排”,因此男子养肝必不可少。
无论男女,肾精不足,都会造成脑髓化生减少,髓海空虚,就会出现头痛、眩晕、健忘、反应迟钝等症状。
肾精亏虚则会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甚至脱发、白发、牙齿松动、早衰……导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衰退,多病而寿夭。
无论男女,肝气郁结会造成肝经循环部位肿痛不适,肝气上逆又会出现头胀头痛、面红耳赤甚至“气厥”......
肝气侵犯脾胃又会造成腹胀、腹痛、腹泻、呕吐、嗳气症状……
简言之,养肾护肝,不分男女,人人有责。
如何正确养肾护肝?
1、规律作息、饮食清淡有节、戒烟忌酒、情志调畅、适当运动、定期体检,能够保质保量做到这几点,除了遗传因素外,都能拥有健康的肾脏和肝脏。
2、房事有度
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对于“生命大和谐运动”,还是要有所节制,不可纵欲过度。但节欲并非禁欲,控欲之道中,贵在节、少、和,各种滋味各位细细品味。
2、穴位保健
养肾穴位:按摩涌泉穴、太溪穴、关元穴,能益精补肾、滋养五脏六腑。
养肝穴位:按摩大敦穴、行间穴、肝俞穴、太溪穴,能清肝明目、调动肝经元气、散心火、补肝阴等。
①涌泉穴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②太溪穴
太溪穴是人体穴位之一,是足少阴原穴。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其双侧对称,也就是两个。如《九针十二原》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太溪二。”
③关元穴
关元穴是人体的穴位。其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④大敦穴、行间穴
大敦穴:是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体内肝经的温热水液由本穴外输体表。
行间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其位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⑤肝俞穴
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功能:疏肝利胆,理气明目。
推荐日常保健方
山楂桂圆红枣茶
食材:山楂15克,桂圆肉15克,红枣3个,水350克
做法: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约2分钟。再趁着热劲儿倒入茶壶,盖上盖子,焖至茶汤变得温热,无需额外加糖。
功效:能养肝血,祛瘀滞,安神助眠。对于长期熬夜,肝血不足,眼睛经常干涩之人尤为适合,亦可作为日常保健之用。
枸杞百合猪肝汤
食材:枸杞子30克,冬虫夏草10克,百合50克,猪肝50克
做法:枸杞子、冬虫夏草、百合洗净后加水炖开,文火慢煮约20分钟左右,加入猪肝50克煮约30分钟即可。
功效:用于因肝肾阴虚而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烦热、盗汗等症状。
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健客价: ¥44.1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8.8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健客价: ¥26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7消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丘疹样荨麻疹,也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症。
健客价: ¥22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
健客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