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相信不少人跟小编一样,总是没胃口。这时候,喝点清淡易消化的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粥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白粥都如此养人,再加点“养生料”,就能起到不一样的养生作用~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款适合初秋的养生粥。
粥里加核桃,补肾补气血
核桃性温补,有强身、补气血、通便的作用,常食“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尤其适合神经衰弱、气血不足、习惯性便秘的人。
食材:
粳米100克、熟核桃4-5枚
做法:
1.核桃掰成两半,小火炒香后盛出,捣碎。
2.大米洗净加水,煮成粥后,放入核桃丁,再煮半分钟即可。
注意:
核桃属于高热量食物,几乎“一勺核桃就等于半勺油”,每天食用最好不超过40g。
粥里加芡实,健脾助消化
食欲不振,其实是脾虚的表现。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脾不好了,食则无味,补也无效,体内湿气也无法排出。
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能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抗衰延年。煮粥喝,健脾开胃特管用。
食材:
芡实30克、粳米100克
做法:
1.将芡实洗净、泡软、蒸熟。
2.把水烧开,把食材都放入锅内,再次沸腾后用中小火熬,与粳米同煮至熟软。
注意:
芡实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且难消化,所以便秘、腹胀、感冒病人、妇女产后以及婴儿不宜食用。
粥里加莲子,晚上睡得香
中医认为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经,补益心气,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悸、五心烦热等症状。晚上吃一碗香香甜甜的莲子粥,能助你一觉睡到天亮。
食材:
糯米100克、干莲子100克、银耳15克、冰糖15克
做法:
1.将干银耳、莲子用清水泡发2小时,银耳撕成小朵,滤干备用。
2.把水烧开,把食材都放入锅内,再次沸腾后用中小火熬,最后炖20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
大便干、便秘、腹胀积滞的人,最好少吃莲子。
粥里加山药,养胃更护胃
山药自带的粘液,能养护胃黏膜,常喝山药粥,有健脾、益胃、止泻的作用。
食材:
鲜山药150克、粳米100克、食盐一勺
做法:
1.把淮山削皮、洗净切片。
2.把水烧开,把食材都放入锅内,再次沸腾后用中小火熬。关火后,不开盖焖一会。
注意:
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因为山药的淀粉量较高,如果过多食用会导致血糖升高。
粥里加薏仁,湿气除光光
夏末秋初,最该祛湿。湿气重的人,可能会有胸闷乏力、大便溏稀不成形、皮肤起疹起痘之类的小毛病。久而久之,还会出现关节疼痛,肥胖水肿等问题。
要想祛湿,不妨喝点赤小豆薏仁粥。
食材:
糯米100克、赤小豆200克、薏仁200克
做法:
1.红豆、薏仁隔夜浸泡,洗净备用。
2.沸水中倒入红豆和薏仁,中火煮1小时。至粘稠状,即可出锅。
Tips:薏仁,选炒过的更好
薏仁有生薏仁和炒薏仁之分,两者都擅长健脾,但生薏仁偏寒凉,易伤脾,炒制后,寒性相对会减少。
大家可以在药店买到炒薏仁,也可以自己动手炒,把生薏米炒至微黄即可。
粥里加竹荪、西兰花,防癌强免疫
煮粥时,加点竹荪、西兰花之类的“防癌明星菜”,隔三差五吃一次,对增强免疫力、降低得癌风险很有好处。
粥+竹荪
梗米50克先熬粥,快熟时加入提前泡软、切碎的竹荪10克,再煮10分钟即可。
粥+西兰花
梗米50克熬粥,快熟时加入碎西兰花80克,再煮5分钟即可。
粥里加百合,润肺又止咳
秋燥来袭,人容易咽干咳嗽,还易上火,出现肺热咳嗽的症状。
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喝点百合粥。百合性味甘、微寒,入肺、心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
食材:
百合30克、糯米100克、盐适量
做法:
1.干百合用温水提前一小时浸泡。
2.把水烧开,把食材都放入锅内,再次沸腾后改为文火煮到米烂粥稠就可以了。
注意:
百合偏寒凉,容易拉肚子或者怕冷的人不适合吃;寒咳的人(咳嗽带有清白色稀痰泡沫)也不宜食用,否则会使寒咳加重。
粥里加山楂,降脂护血管
山楂能降血脂,扩张血管而降血压,能预防和改善血管硬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
食材:
鲜山楂60克(或山楂干45克)、糯米100克、砂糖适量
做法:
1.山楂煎取浓汁,去渣,与梗米同煮。
2.将熟时加入砂糖,煮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