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公立民营医疗机构互怼 谁的乱象更乱

公立民营医疗机构互怼 谁的乱象更乱

2019-08-22 来源:健康智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芒果都市报道,“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因在湖南业务扩张过快,工作人员需求量激增,竟开始向社会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工作。

前阵子有件很诡异的事儿特流行,就是立场对立的网友们组群互怼。但医疗圈完全没怼起来,我想了想,应该是这个领域的整体学历水平较高,都是知识分子,不具备互怼的群众基础。

不过最近连续出的好几个新闻让我发现,虽然医疗圈面上大家都是和和气气的,但暗地里还是忍不住“互怼”了起来。这几条新闻是这样的,我给大家梳理一下:

①进入6月以来,北京、上海两地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发文,坚决禁止药房托管;5月北京还出台规定,医生开处方不得推荐药店、药房;

②南国早报曝光民营医院内部培训资料,揽客、提成、看人下菜碟,各种手段应有尽有,叹为观止;

③芒果都市报道,“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因在湖南业务扩张过快,工作人员需求量激增,竟开始向社会招收大量不具备从医资质的人员,从事体检诊断等工作;

④稍微在加个链接,频繁发生的所谓公立医院医生往民营医院转病人的事儿,比较有名的医院层面的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生个体层面的像积水潭、同仁医院都曾有医生因此受罚。

前三个事儿都是最近发生的,第四个是我联想到的。当然第四点算不算乱象,还可以讨论。无论是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说是“互怼”刚好是因为这些事儿都凑在了一起,形成了比较有趣的比较。但这么集中在一起怼一怼之后可以看到,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问题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公立医院这边,无论是药房托管还是转出病人,核心问题都是利益机制的问题。更聚焦的话,其实就是医生的激励机制的问题。除了药房托管,今天健康点有篇文章还梳理了药品采购领域的诸多乱象,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为什么医和药的问题总是扯不清楚?因为药品的收入关系到医院、医生的切身收益。再有就是从公立医院转病人到民营医院,这也不能说是乱想,本来医生就允许多点执业,都是公立医院的、民营医院的都是自己的病人。那为什么存在“转”的问题呢?因为两种医院对医生的激励方式不一样。

民营医院这边,首先一个是品牌,多数民营医院没有持续的口碑、品牌,所以就铺广告、高客单价“宰客”。你看媒体曝光的那份培训资料,医院对待患者的核心态度是啥:忽悠啊!

再有一个问题是啥,人才。民营医疗机构迄今为止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人才的问题。只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以前是找不到好的人才,现在则是连有执业资格的人才都找不到了。

这样的对比当然不是真的要比谁更乱,我觉得可以有这么几个观点:

①公立或民营并不天然的意味着谁更好或者更坏,出现的乱象其实都来自背后的运行机制,比如公立医院医生的激励机制没有理顺,民营医院的品牌和人才没有解决,问题就会频频出现;

②有些乱象是靠加强监管来解决的,有些乱象则是靠降低管制门槛、充分发挥市场的公平平等竞争机制来解决的。出了乱象就一刀切,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③由①和②推导出对待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给予两者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尊重两者在医疗服务市场上所发挥的不同层面的作用。

岔开一句,对比公立、民营医疗机构的问题,互联网医疗服务迄今还真是几乎没有出现过传统医疗领域的“乱象”,也许是因为没太成气候,但也许是因为真的是种革新性的服务方式呢。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