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加上今年过亿美金融资的丁香园,去年2亿美金融资的好大夫,以及更早成长起来的微医,组成了互联网医疗第一阵营中的四小巨头。而翻看四家公司的融资历史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后都站着腾讯。(这么看来,没站队的另一家头部公司春雨倒有点另类了)
与几乎在所有互联网领域阿里和腾讯分庭抗礼不同,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头部公司全部倒向腾讯。在最具成长潜力的医疗健康产业当中,难道战争失衡了吗?
腾讯在医疗上仍然没思路
马化腾之前说,医疗和教育对互联网来说是最难的两个领域。看起来,难并没有激发腾讯更多的斗志,反而失去了焦点。
目前看,腾讯和自己投资的四家小巨头公司都有合作,包括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健康科普、慢病管理、实体诊所等。另外,腾讯自己还在搞的事情包括医疗AI、互联网+社保等。
简而言之,腾讯把医疗领域能搬到线上的东西已经基本都搬到线上了,因为要连接一切嘛。现在腾讯在做的事儿,基本上就是丰富完善线上的服务内容,比如他们最近与WebMD、babylon达成的合作。
但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一方面腾讯拥有的四家小巨头公司稍微有点同质化倾向,未来前景基本上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另一方面腾讯目前在医疗服务当中的思路仍然没有突破互联网医疗本身的局限性,把所有服务都搬到线上也并不能打破医疗行业固有的利益格局。
医疗行业固有利益格局有多强大?还记得前不久亚马逊退出医院药品市场的事儿吧,当时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医疗领域有一个牢固的利益格局,没人跟亚马逊玩儿。作为两家同等重量级的企业,腾讯有哪些过人之处吗?
医疗行业的固有利益格局是什么?这个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阿里的事儿。
阿里逐渐抓住了要害
坦白的说,我在早期并不看好阿里在医疗中的作为,但可能更多是情绪化的体现。因为马爸爸上来就要让医生失业,听起来着实有点不招人喜欢。
但通过观察近两年整个阿里体系在医疗当中的战略举措,我觉得阿里倒是逐渐开始抓到打开医疗领域的关键了。先简单看下阿里系的一些举措:
①互联网医院阿里在武汉、西安等地先后布局了互联网医院;②医药并购天猫医药馆、五千年医药连锁,合作一心堂,入股卫宁健康,投入漱玉平民药房和华人健康;③医疗收购爱康国宾,投资华润万里云。
尤其是从阿里最近的布局方向来看,基本上核心是在药品,医疗服务、医疗AI则基本处于辅助性角色。我觉得以药品为核心突破医疗行业的固有利益格局的方向是对的。
虽然在医疗行业,医疗服务方,包括医院、医生处于更决定的地位,医生的笔决定了药品。但药品却一直是医疗行业价值链的核心。患者买药,医生开药,医保控药,药是各个主体进行利益博弈的核心环节。
虽然医改被学者诟病为“药改”,但目前来看,整个国家医改的思路就是首先来从药品环节突破固有利益格局的。
包括美国,在医疗越来越昂贵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什么?是凯撒模式HMO吗?不是,我们被奥巴马骗了。凯撒模式迄今只在美国的一个州取得了成功。真正在美国大行其道的是Wallgreen、CVS这些连锁药店巨头,CVS甚至收购了保险公司安泰。还是亚马逊,“痛改前非”后最近有收购了pillpack。
把药品这个核心环节抓在手里,你才有可能跟医疗领域的其他利益主体发生实质性的关联,才能参与到核心链条当中去。从这个意义上,阿里正在切入要害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