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没想到猪肺还能这么用 心脏移植能成功

没想到猪肺还能这么用 心脏移植能成功

2019-08-19 来源:健康中国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莆田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的陈梅香医生在福建医科大学读研时,曾协助导师做科研项目,她还主动申请来当健康志愿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及双通道-阻抗24小时食管测酸检查:将直径为2~3毫米的测酸管经鼻插管入胃24小时,同时随身携带一部机器记录结果。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肺部周围型肺癌的一种常用手段。文文博士说,穿刺活检就像射击打靶一样,但肺不是固定的靶而是移动的靶,所以需要反复练习,熟练操作。而猪肺与人肺大小相当,同样具有柔韧性,是很好的操作对象。

7月19日,在文文博士的指导下,威宁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首次成功开展了2例肺穿刺活检术。以往这样的病人,需要转诊到省级医院。而当地开展肺穿刺术后,直接为每例病人节省了近5000元。

“心脏移植能取得成功,牛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1995年8月,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的医生们为一位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了换心手术。这是全国第10例、福建省第1例心脏移植手术。而在给人换心之前,医生们反复地利用牛练习心脏移植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福建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医师廖东山当年刚毕业,也参加了这个手术训练。当时的福建协和医院常务副院长、心外科廖崇先教授,陈道中教授等把牛的心脏摘下来,再“装”回去。手术后,廖东山等年轻医生就负责监护牛。“要给它输液,抽血检查各项指标,还要看着它的血压,心跳,一句话:不能让它死。”

如今,福建协和心外科每年心脏手术近3000台,手术死亡率与并发症严控在2.5%以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居全省第一,全国十五强。换心手术已成为常规手术,10年以上存活率居全国第一。医生们笑着说,这离不开当年那些牛的贡献。

现在,条件更丰富了,年轻的心外科医生一般选择猪心练手。每年,心外科都会选送年轻医生参加全国技能竞赛。比赛前,医生们就会和肉铺摊贩说好,预留一些新鲜的猪心,买来后,医生们就在猪心上联系冠脉搭桥、心脏换瓣等操作。在全国第一届心外科青年医师手术技能竞赛中,心外科方冠华医生还斩获了一等奖。为了练习,他缝了约30颗猪心,缝断了近300根针。

猪、兔子、老鼠和鸡蛋等都在医生成长道路上贡献良多。

神经外科医生要在人脑上下刀,就像在瓷器店里抓老鼠。福建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宋施委说,为了训练手艺,神外的医生们常用鸡蛋模拟开颅手术,比如用手术刀磨到所有硬质壳去掉之后,全剩软皮而不破。

同样是神经外科的涂献坤博士说,刚开始学习缝血管时,有人会先练习缝手套。也做过很多动物实验,显微镜下“手术”过的老鼠有几千只。

福建省立医院骨二科罗奋棋医生说,本科毕业时被主任嫌弃缝皮缝得丑,然后自己去买猪皮来练手,但猪皮太硬缝不动。后来每天晚上八九点下自习后去急诊室坐着,有缝皮就抢着缝。

他们也对同事下手,连自己都不放过

莆田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的陈梅香医生在福建医科大学读研时,曾协助导师做科研项目,她还主动申请来当健康志愿者,进行高分辨食管测压及双通道-阻抗24小时食管测酸检查:将直径为2~3毫米的测酸管经鼻插管入胃24小时,同时随身携带一部机器记录结果。

她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要自己做,才能说服别人做,也能更好地把感受告诉要做检查的人,减少他们的恐惧

陈梅香的导师——福建省立医院耳鼻喉科陈婷博士说:“当学生提出要自己当志愿者的时候,我有一点感动,但也觉得这很正常。我相信每个认真的医学生都会遇到需要自我付出的时刻。”

不仅外科医生操作需要练手,中医的许多操作也需要实践对象。

省人民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林劲榕说,他们学气管镜时用的是猪肺,用的是一整只猪,情况更真实。在学习中医穴位行针时,用的是西红柿、萝卜等下针,但进针时又需要针感的反馈,所以,更多情况下是会向同学或家人下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