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慢性浅表性胃炎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胃病”!只要你接受胃镜检查,几乎无一例外会得到这么一个最轻级别的诊断。
医生很难见到“胃、十二指肠未见异常”的正常胃镜报告。
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只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也就是说,这一步距离胃癌还很远,无需惊慌。
第二步: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年纪大的人胃炎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主要癌前病变,但如果正确治疗、保护得好,大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是不会癌变的。
好多患者认为,萎缩性胃炎属于比较严重的胃病,自然会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其实不然,萎缩性胃炎症状没有特异性,有些人甚至是没感觉的。所以,诊断还是要靠胃镜。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胃炎反复发生,胃粘膜反复受损又修复,结果胃里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出现了“肠上皮化生”。
“肠上皮化生”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处理不好,就是胃癌早期。当然,也不是所有肠上皮化生都会发展为胃癌,只是胃病到这一步,是要加倍小心呵护了,及时治疗,还是可以避免发展成胃癌的。
第四步:胃癌
经过前三步的逐渐发展累积,慢慢就胃癌就来了。但是胃癌早期症状往往比较隐匿,导致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重视胃镜检查!
如果出现以下信号,你要警惕了,请去医院做个胃镜检查!
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包括胃部闷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泛酸,且多没有诱因,口服药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时好时坏,症状越来越重;
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在没有吃血豆腐、动物内脏,吃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便发黑,就应尽早来医院检查。
乏力、消瘦及贫血:这是另一组常见而又不特异的胃癌症状。病人常常因食欲减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现疲乏软弱等表现。
为了监视病变的动态变化,要定期复查胃镜。
如果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如果你的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时,也建议开始胃镜筛查: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HP感染者;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根据胃镜病理结果,决定复查胃镜的频率:
一般性慢性萎缩性胃炎1-3年复查1次;
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伴轻度不典型增生者1年1次;
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者3个月1次;
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应看作是癌变,可考虑将局部病变组织切除或手术切除,以绝后患。
关于胃炎的三大误区
胃镜很痛苦,能不做就不做
胃镜是检查胃部疾病最准确的方式,大家不应该逃避。
做胃镜的时候,大家所感受的其实不是疼痛,而是恶心,这是咽喉部正常反射造成的。
这种不适感,大部分人其实都可以忍受,如果实在无法接受,也可选择无痛胃镜。
无痛胃镜是通过注射麻药,在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胃部检查,避免了心理上的紧张,也没有太大风险,非常安全。
胃炎一定会发展成胃癌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携带的细菌和理化因素,会造成胃粘膜上皮的损伤。而胃粘膜能自动修复损伤的表皮,因此,胃粘膜长期处于一种不断损伤和修复的动态平衡中,在胃镜下就是慢性炎症的表现。
所以,胃炎最终会不会变为胃癌,需要由医生根据病理报告来综合评判。
胃痛越厉害,胃部疾病越严重
很多人胃痛发作时,疼得在地上打滚,就认为自己的胃炎很严重,甚至可能已经胃穿孔了;相反,有些人只是偶尔有点嗳气、轻微疼痛,就觉得病情不严重。
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临床表现与器官病变并无相关性。
不管是胃部疾病还是其他疾病,千万不要因症状轻就忽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也不要过分地吓自己,遵从医嘱,调整好心态,疾病才会好得更快。
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用于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胃癌手术后辅助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证者。
健客价: ¥17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等症。
健客价: ¥28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加重期,胃粘膜病变(糜烂、出血、潮红、浮肿)的改善。 2、胃溃疡。
健客价: ¥24适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伴有幽门螺旋菌Hp感染者),特别是复发性及难治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有幽门螺旋菌Hp感染者),用一般药物治疗无效而症状又较重者。
健客价: ¥22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5抗癌,消炎,平喘。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对大肠癌、宫颈癌、白血病等多种恶性肿瘤,亦有一定疗效,亦可配合放疗、化疗及手术后治疗。并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
健客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