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NOAA的数据称,我们正在经历140年来最热的夏天。
截止到昨天,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我国1/4面积的气温都在35℃+,未来还会持续一周左右。
在这么酷热的天气下,而如何防中暑(热射病),就成了重中之重!而这6点,你一定别搞错了!
1、冷饮并不是解暑佳品
吃冷饮,爽的只有嘴巴,并不能真正的解暑。
研究证明,吃冷饮不能降低人的体温。相反,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
最好的解暑佳品,是绿豆粥、酸梅汤之类的果蔬粥汤。
2、再渴也不要猛灌水
夏季大量出汗多的同时,会伴有电解质的大量流失。
如果此时一口喝下大量的水后,不仅缓解不了,反而可能会引起反射性出汗过多,加重水分和盐分的丢失,让身体情况更糟糕。
应少量、多次饮水,有条件的话可以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3、中暑要早察觉
很多人“晕倒了”,才被发现中暑。而晕倒却已经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
中暑的初期症状是头脑眩晕、神志恍惚等,可能伴随着手脚发麻,类似于久蹲后站起眼球一黑的感觉。
如果发现自已有这种症状,就要及时休息,降温补水。
4、不推荐喝藿香正气水
中暑分为很多种,中医所说的中暑有阳暑和阴暑之分,而西医的中暑是指高温和热辐射下产生的一种病症(热射病),两者有区别!
藿香正气水并不适合所有中暑引发的病症。它只适合由吹空调、吃冷饮...引发中暑时出现的头痛昏重、呕吐腹泻等症状。
对于高温缺水引发的中暑(比如中暑引发的热衰竭),是不能用藿香正气水的。
因为部分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反而会加重脱水,让中暑症状更严重,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别一有中暑,就不分皂白的喝藿香正气水。
5、晕倒了急救别掐人中
这招民间的“急救神技”并不是切实有效的急救方法!
它可能对于癔病这类精神因素造成的昏厥起到唤醒的作用,但一些各国(包括我国)的急救指南中都没有「掐人中」这个方法。
相反,对于一些严重疾病造成的昏迷,掐人中反而会妨碍急救,耽误急救时间。
6、治疗中暑,这样做
A、转移
中暑之后要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让他平躺,解开衣领,使其呼吸通畅。
B、降温
进行物理降温,身体撒点凉水擦拭,有条件的话,将冰袋(冰镇矿泉水也可替代)敷在患者的腋窝、大腿根部、脖颈及背部,迅速为这些部位的皮下血液降温!
C、补水
少量多吃的服用淡盐水(一斤水里放一勺5g盐)或运动饮料。
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送医就诊。在此,为那些,高温天还在外面辛勤工作的环卫工、建筑工人、消防员、快递员、交警等道一声辛苦,也请大家给予更多尊重与理解!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5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5.5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8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4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6.5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