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你最讨厌哪个季节?
有人说:夏季。原因就是夏天实在太热了,热得人头昏脑涨,烦躁不安,食不知味。大暑虽已过,暑热一时半会却不能退去。
寡淡的味蕾和消颓的胃,怎么拯救?这里给你推荐几种豆类,照着煮既消暑又美味,上桌了大家都抢着吃~
白扁豆
脾胃不好的人,在夏天特别容易遭受暑湿的侵袭,最常见的就是水肿和腹泻,严重的还有痢疾。
白扁豆性味平和,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多吃一些白扁豆,可以健脾和胃。
脾胃虚弱的老年人也很多,适当吃些白扁豆,特别是用粳米加白扁豆煮粥,保健效果是不错的。
推荐食谱
白扁豆莲子肉薏仁粥
材料:
白扁豆120克,莲子肉(浸泡去皮)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
烹饪方法:
以上四味加水适量,共熬成粥。
赤小豆
赤小豆性凉味甘,能清热利水、散血消肿,可治腹部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等,对夏天皮肤常发的疮疡、肿疖等有排毒消肿的作用。
因其具有“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效,能消除或减轻肾脏性水肿、心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等,而被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称为“心之谷”。
赤小豆含较多的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减肥健美作用。产妇、乳母多吃赤小豆,还能起催乳下乳作用。
总之,赤小豆是生活中营养高、功效多的保健杂粮之一。不过,由于赤小豆利尿,尿频、多尿的人不宜食用。
推荐食谱
老冬瓜鲜荷叶芡实赤小豆鲫鱼汤
鲫鱼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纳少无力、水肿等症。《吉林中草药》认为,它能“治脾胃虚弱不欲食,食后不化”。
配合清热的赤小豆、健脾的芡实入汤,共奏补脾利湿之功效。
材料:
老冬瓜(连皮、籽)1000克,鲜荷叶1/4~1/3块,芡实、赤小豆各50克,鲫鱼1条,生姜3片。
烹制方法:
各药食材分别清洗干净;
芡实、赤小豆用清水稍浸泡15分钟,老冬瓜切块,鲫鱼宰洗净,去鳞和肠脏,置铁镬中,下油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
各材料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改为文火煲两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此量可供3~4人用。
最后再推荐一款汤饮——五豆汤
民间有暑天煲五豆汤的习惯,所谓五豆汤,其实就是“四豆一草”,由赤小豆、绿豆、炒扁豆、黑豆及甘草组成。
俗语说“夏日食豆胜食肉”,豆类食品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成分,且纯天然,具有软化血管、降血脂、健美减肥的功效。
从中医药角度分析,五豆汤中各组成分均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赤小豆利尿解毒;黑豆祛风解毒,活血利水;
绿豆味甘,性凉,入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之功;
搭配和中化湿止泻的炒扁豆和调解毒的甘草,既可减缓绿豆寒凉之性,又可加强健脾之功。
五者合而为汤,于盛夏三伏天饮用,实为清热解暑、养阴生津的首选汤品。此汤消暑而不寒凉、利水而不伤肾,所以男女老少均适宜。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
健客价: ¥6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用于脾肾虚弱而致的肢体倦怠,气虚无力,不思饮食,胃脘痞闷,腰痛腰困,腿膝疲软,头晕耳鸣。
健客价: ¥6.5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健客价: ¥11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用于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
健客价: ¥17.5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22.5健脾益胃,化湿消滞。用于小儿厌食症所见面色萎黄,消瘦神疲,纳差腹胀,腹泻便溏。
健客价: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