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手机一样,耳机也成为了现代人的标配。
毕竟,只要戴上耳机,就能在这个嘈杂的世界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但如果用耳机听音乐、看视频,一戴就是好几个小时,会不会把耳朵听坏了呢?
之前,有新闻报道,一名18岁男孩被诊断为“噪声性听力损伤”。
据悉,这小伙子就特别喜欢听音乐,不分场合、地点,随时随地都塞着耳机。
噪声性听力损伤是什么?
正如其名,就是长期接触噪声所致的听力受损,严重的可致聋。
那么,什么情况就算长期?什么样的声音就是噪声呢?
欧盟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每天以超过89分贝听音乐60分钟,连续5年,就可能永久丧失听力!
89分贝是什么概念,给你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1、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约150分贝;
2、娱乐场所/设备(音乐播放器)最大音量,约110分贝;
3、公交、地铁、路边等交通杂音,约80分贝;
4、日常言语交流,约60分贝。
听音乐的电子产品,最高音量可达110分贝。
如果身处嘈杂的环境,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音量调大。想想在公车上、地铁上是不是这样?而且一听就是几个小时,耳朵更易受伤。
当然,噪声性听力损伤不等于就耳聋。耳聋最初听力受损的频率在4000赫兹(高频),这一频率的声音我们平时比较少听到,故初期听力受损往往不易察觉。
但随着噪声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相继下降,就可能导致“噪声性耳聋”。
另外,长期声音开得太大,不仅仅会伤听力,基本上全身都会遭殃,譬如大脑。
长时间听分贝较高的声音,大脑内的维生素A衍生物——维甲酸会遭受破坏。大脑生长因此变慢,中枢神经也会受损,记忆力随之下降。
并可能衍生耳鸣、头痛、头昏、失眠、抑郁、反应迟钝、易激等神经症状。
此外,还可能有胃肠不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保护好听力呢?
首先,不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隔离噪声损害的最重要举措。
具体怎么做?
戴耳机听音乐时,应掌握60-60-60原则。也就是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如果戴内置耳机听音乐时,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其次,有两种情况尽量不要使用耳机
第一,在噪声很大的地方,如公交车或大街等,因为此时难免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伤害更大。
第二,睡觉的时候。因为枕头很可能成为帮凶——把耳塞塞得更紧,令声音对鼓膜的冲击力增加。而且,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于休眠状态,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最后一个护耳的做法就是,当身处噪声环境时,可以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
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护耳习惯,如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并及时治疗耳部疾病。高危人群(听力已受损者)定期做听力检查。
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6.8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
健客价: ¥7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用于上焦湿热,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健客价: ¥11.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6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7.5滋肾平肝。用于肝肾阴虚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健客价: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