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大肠息肉是肠癌前兆 肿瘤5类人要警惕

大肠息肉是肠癌前兆 肿瘤5类人要警惕

2019-07-30 来源:39健康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前病变。以腺癌性息肉为例,不同类型的腺癌性息肉,其癌变率也不尽相同。管状腺瘤的癌变率较低,而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的癌变率则较高。

这些肠息肉可能会发生癌前病变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一个肠道内,本不该出现结构变化的地方出现了结构变化,比如,突然出现一块叫息肉的东西,而这个东西从形态学上很难识别,需要将它拿下来放置在显微镜下观看。

在显微镜下,医生需要根据息肉的表面形态、位于肠道的部位、息肉的相关数量等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导致癌变的风险。一般情况下,越大的息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但具体结果还是要根据医生的检查而定。

当然,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据相关临床调查显示,大约有3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肠息肉。

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前病变。

以腺癌性息肉为例,不同类型的腺癌性息肉,其癌变率也不尽相同。管状腺瘤的癌变率较低,而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的癌变率则较高。

还有一些息肉,如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

这些人是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要知道,导致结直肠癌的患者并非只有肠息肉这一个判定标准。由于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和多因素的过程,会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所以,还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一般情况下,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五类:

第一类,40岁以上人群。大肠癌的发生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第二类,具有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血吸虫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

第三类,大肠癌手术治疗后患者。

第四类,直系亲属中有60岁前患过大肠腺瘤或55岁前患过大肠癌的人群。

第五类,患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癌、由倡导症状者及盆腔接受过放射性治疗的患者。

注重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早期癌多无任何症状,有症状时大多已发展为中晚期。以息肉为例,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

所以,只能通过定期筛查才能发现。如果尽早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目前,临床上进行筛查的手段主要包括五类:

首先,粪便隐血试验。这是快速、价廉、无创、易操作的方式,也是目前大肠癌筛查中使用最广泛的一项实验,实在显微镜下查找粪便中的血,敏感性较低。

其次,肠镜检查。这是诊断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是大肠癌诊断的“金标准”。美国癌症学会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5年需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再者,直肠直检。这是大肠癌最简单、最有效的筛查方法之一,约有80%的直肠癌可以通过直肠指诊发现。

此外,其他筛查方式还包括,大肠钡餐造影检查、CT仿真结肠镜、肿瘤标志物。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