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三伏天太贪凉小心冻坏胃 胃病需要警惕

三伏天太贪凉小心冻坏胃 胃病需要警惕

2019-07-30 来源:健康有约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长夏指的即是三伏天,相当于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一年气温最高雨水也最足的时节,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的需要。

夏天一到,本来人体消耗在大增,该是胃口大开的时节,反而成了胃病高发的季节,让人无法“想吃就吃,吃得畅快”。

记者从广州几家医院的门诊部了解到,最近胃病患者有增多迹象。专家指出,眼下已到一年最热的三伏天,又称长夏,这一特殊时节的天气多热且湿。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长夏对应的脏器是“脾”,此时的湿热易困脾,进而伤及胃,使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失调。

另外,这个时节许多人都喜欢长时间呆在低温的空调房,还爱喝冰冻饮料,不少胃病就是这样被过度“冻出来”的。

三伏天胃病患者增多

高考尘埃落定,如愿考上心仪学校的准大学生们结伴自助游,聚在一起庆祝,聊得开心,喝多几杯啤酒是常有的事。

但小高却“不好彩”,喝完脸色苍白,肚子痛,折腾到半夜还是痛得额头直冒冷汗,只好去急诊。

急诊医生坦言,其实天热胃口差的人增多,准大学生前期备考、填志愿精神紧张,加上喝冷饮多,胃自然受不了。

“精神紧张确实是不少学生和白领患胃病的原因,但有些胃病却是被几杯冷饮冻出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友章教授指出,每年一到三伏酷暑天,因冰冻啤酒、饮料诱发的胃病患者都会明显增多。

另外,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还有因夜里开着低温空调睡觉冻到胃痉挛的,这种现象以前多见于寒冬腊月,现在夏天越热的时候反而越多了。

长夏多湿易困脾伤胃

“中医称‘脾主长夏’,而长夏又多湿热,湿易困脾,进而伤胃。”刘友章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称,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其中,主“运化”的脾正好与长夏相应。

长夏指的即是三伏天,相当于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一年气温最高雨水也最足的时节,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的需要。但由于雨水足湿气重,而脾“喜燥恶湿”,湿重困脾自然影响到其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胃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胃的“受纳”能力。因此,这个时节不少人轻则出现胃口反不佳,重则出现胃病。

另外,热天不少人睡眠不佳、情绪烦躁,导致抵抗力下降、精神紧张,都可表现为胃胀或胃炎加重等症状。而过食冷冷饮或吹空调时间太长,不但易感冒或令风湿病复发,还可直接刺激到胃部,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同样,感冒或风湿病患者也可能因服用感冒药或抗风湿药,进一步加大对胃部的刺激而导致胃炎。

夏天吃姜,对证才能养胃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有人认为,夏天胃不适时喝碗姜水或多吃点生姜能养胃。对此,刘友章却不大赞同。他称,夏天吃姜是用来补阳气的,喜欢吃生冷食物的人,在夏天烹饪时于菜肴中放几片生姜来散寒,起到平衡食物性味的作用未尝不可,但想吃姜养胃的人就要小心了。因为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

“以姜暖胃,只对胃寒且无阴虚火旺症状者有效。”刘友章提醒说,如果想用姜来治胃病,应找中医生辨证施治更保险。

而因湿困脾伤胃的人群,日常通过饮食除湿更重要,他推荐眼下可多喝些冰糖黄皮水以清热解暑,并助生津开胃。做法如下:取黄皮100克,冰糖20~30克;黄皮连皮一起用水煮后加冰糖,或用滚开水泡开后冰糖,放凉饮用。

这七种胃病需警惕

刘教授根据多年对白领胃病患者致病原因的临床观察分析,提出了七种胃病的概念,包括:“汤胃”、“烟胃”、“酒胃”、“压力胃”、“熬夜胃”、“垃圾胃”和“混合胃”,其各自特点和保养大致提醒如下:

“汤胃”者

平时喜欢空腹大量喝汤,胃很快就被灌满水,因长期得不到五谷等主食的滋养,令胃气日弱而生胃病。不少白领人士喜欢上茶楼谈业务,并将喝茶当吃饭,或是常在外应酬、常以汤为餐以酒为浆,这类患者在广东尤常见,他们普通常有上腹胀闷不舒服的感觉,似饥非饥,似饱未饱。

提醒:正餐一开始不宜大量喝水喝汤,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一餐喝汤至多不要超过一碗,症状重者,半碗为限。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