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本来人体消耗在大增,该是胃口大开的时节,反而成了胃病高发的季节,让人无法“想吃就吃,吃得畅快”。
记者从广州几家医院的门诊部了解到,最近胃病患者有增多迹象。专家指出,眼下已到一年最热的三伏天,又称长夏,这一特殊时节的天气多热且湿。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长夏对应的脏器是“脾”,此时的湿热易困脾,进而伤及胃,使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失调。
另外,这个时节许多人都喜欢长时间呆在低温的空调房,还爱喝冰冻饮料,不少胃病就是这样被过度“冻出来”的。
三伏天胃病患者增多
高考尘埃落定,如愿考上心仪学校的准大学生们结伴自助游,聚在一起庆祝,聊得开心,喝多几杯啤酒是常有的事。
但小高却“不好彩”,喝完脸色苍白,肚子痛,折腾到半夜还是痛得额头直冒冷汗,只好去急诊。
急诊医生坦言,其实天热胃口差的人增多,准大学生前期备考、填志愿精神紧张,加上喝冷饮多,胃自然受不了。
“精神紧张确实是不少学生和白领患胃病的原因,但有些胃病却是被几杯冷饮冻出来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友章教授指出,每年一到三伏酷暑天,因冰冻啤酒、饮料诱发的胃病患者都会明显增多。
另外,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还有因夜里开着低温空调睡觉冻到胃痉挛的,这种现象以前多见于寒冬腊月,现在夏天越热的时候反而越多了。
长夏多湿易困脾伤胃
“中医称‘脾主长夏’,而长夏又多湿热,湿易困脾,进而伤胃。”刘友章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称,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相通应,其中,主“运化”的脾正好与长夏相应。
长夏指的即是三伏天,相当于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中旬,这段时间是一年气温最高雨水也最足的时节,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能力”,才能不断地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营养,满足身体的需要。但由于雨水足湿气重,而脾“喜燥恶湿”,湿重困脾自然影响到其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胃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胃的“受纳”能力。因此,这个时节不少人轻则出现胃口反不佳,重则出现胃病。
另外,热天不少人睡眠不佳、情绪烦躁,导致抵抗力下降、精神紧张,都可表现为胃胀或胃炎加重等症状。而过食冷冷饮或吹空调时间太长,不但易感冒或令风湿病复发,还可直接刺激到胃部,引起不同程度的不适。同样,感冒或风湿病患者也可能因服用感冒药或抗风湿药,进一步加大对胃部的刺激而导致胃炎。
夏天吃姜,对证才能养胃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有人认为,夏天胃不适时喝碗姜水或多吃点生姜能养胃。对此,刘友章却不大赞同。他称,夏天吃姜是用来补阳气的,喜欢吃生冷食物的人,在夏天烹饪时于菜肴中放几片生姜来散寒,起到平衡食物性味的作用未尝不可,但想吃姜养胃的人就要小心了。因为姜是刺激性食物,过量食用会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部不适或加重病情。
“以姜暖胃,只对胃寒且无阴虚火旺症状者有效。”刘友章提醒说,如果想用姜来治胃病,应找中医生辨证施治更保险。
而因湿困脾伤胃的人群,日常通过饮食除湿更重要,他推荐眼下可多喝些冰糖黄皮水以清热解暑,并助生津开胃。做法如下:取黄皮100克,冰糖20~30克;黄皮连皮一起用水煮后加冰糖,或用滚开水泡开后冰糖,放凉饮用。
这七种胃病需警惕
刘教授根据多年对白领胃病患者致病原因的临床观察分析,提出了七种胃病的概念,包括:“汤胃”、“烟胃”、“酒胃”、“压力胃”、“熬夜胃”、“垃圾胃”和“混合胃”,其各自特点和保养大致提醒如下:
“汤胃”者
平时喜欢空腹大量喝汤,胃很快就被灌满水,因长期得不到五谷等主食的滋养,令胃气日弱而生胃病。不少白领人士喜欢上茶楼谈业务,并将喝茶当吃饭,或是常在外应酬、常以汤为餐以酒为浆,这类患者在广东尤常见,他们普通常有上腹胀闷不舒服的感觉,似饥非饥,似饱未饱。
提醒:正餐一开始不宜大量喝水喝汤,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一餐喝汤至多不要超过一碗,症状重者,半碗为限。
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以及消化不良。
健客价: ¥20本品能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反酸等症状,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酸相关性疾病的抗酸治疗。
健客价: ¥18清热燥湿,行气活血,柔肝止痛。用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隐痛、饱胀反酸、恶心呕吐、嘈杂纳减;浅表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51.慢性胃炎。 2.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应症,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健客价: ¥21.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以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症见胃灼痛,反酸、烧心、饱胀、早饱、恶心、呕吐等。
健客价: ¥33和胃降逆,健脾消胀,通络定痛。用于胃疼,胀满,痞闷,纳呆,嗳气,烧心。
健客价: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