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山葱”炒蛋,夫妻双双送抢救
16日,因为想吃“山葱”了,55岁的胡先生便带着妻子到近郊挖野菜。回家后就着鸡蛋一炒,两人美美地大吃了一顿。
饭后半个小时,正享受野菜的唇齿留香时,赵女士却出现了呕吐、头晕、乏力、胸闷等现象。
胡先生赶紧带妻子到医院检查,来时他还留了一个心眼,带着野菜来的。见到医生他赶紧问:“大夫,你看我妻子是不是因为吃这个菜出的事?”
山葱
急诊科医生怀疑可能是类似乌头碱中毒,查完心电图后赶紧送她来到心内科病房。
该科主任为她检查发现她心率38次/分(正常人心率应在60-100次/分),血压也非常低,便立即为她进行抢救治疗。
就在医生全力抢救赵女士时,胡先生也出现了不适现象,医生为两夫妻进行一系列治疗后,两位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
后续又继续给患者进行了补液、促进毒物排出等治疗措施,3天左右,胡先生夫妻便出院了。
医生介绍,山葱,学名藜芦,有降压作用,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或暂停。其含有会引起心律失常、使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等先兴奋后麻痹的成分,口服可能会引起上腹部疼痛。
藜芦
藜芦中毒现象并不少见,尤其在山野菜应季时节,每年都有发生。中毒程度和食用量有关,严重者可出现重度休克死亡。
医生提醒:在这个季节市民喜欢挖食山野菜,而很多山野菜例如藜芦食用后有中毒风险。
轻者首先感觉咽喉部及舌头有针刺感,口周围麻木、上腹部及胸骨后有烧灼感、恶心、大量呕吐、腹泻、眩晕、视物不清等;
严重时会血压下降、心律不齐、抽搐、可致心跳、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路边的野菜不要采
据国家卫计委(现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5年全国共有1045人因食用了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而中毒,死亡89人,主要原因是误采误食。
可见「天然」的野菜并不是那么安全。
一方面,许多有毒植物的外表与可食用野菜非常相近,采摘时分辨不清极可能导致误食中毒。
另一方面,很多野菜生长条件不佳,汽车的尾气,臭水沟的水,果园刚打的农药……这样的野菜,实在不能称得上「无污染」。
平时怕天天怕污染,为啥对野菜却格外开恩?
以安全第一为原则,最好做到:
不采摘或购买不认识、不熟悉的野菜,千万不要「看着像」。
采摘地点要有选择,避开脏乱差。
尽量选择大型农贸市场或超市,不要在路边流动小摊购买。
野菜不是「天然药」
早些年,野菜是缺衣少吃的代名词,甚至被用于喂牛养鸡,难登大雅之堂。
然而近几年它们却大翻身,成为了「健康」的代表,特别是一些有苦味的野菜,甚至被宣传为是天然的药物。
实际上,野菜柴、涩、苦的口感通常来自纤维、草酸,以及一些生物碱等。
这些物质给野菜带来了独特的风味,但也会影响一些营养素的吸收,甚至具有轻微的毒性。
野菜千百年来都只是「野菜」,而没有升级成普通蔬菜或药材,说明它们并不完美,也没有什么神奇药效。
喜欢的大可趁着应季尝尝鲜,不喜欢的也无需勉强自己。
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性帕金森综合症(脑炎后、动脉硬化性或中毒性),但不包括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症。
健客价: ¥73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47适用于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及减轻体重均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分散片不适用1型糖尿病(例如,有酮症酸中毒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前驱昏迷或昏迷的治疗。
健客价: ¥8.8中毒性肝脏损害;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31.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 2.高血压。在高血压的阶梯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 3.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
健客价: ¥8.5适合水肿性疾病,高血压,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急性药物毒物中毒(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健客价: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