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保健品食品末日 医保药店非药全部下架

保健品食品末日 医保药店非药全部下架

2019-07-09 来源:医道社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15个城市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中,试点地区基本都规定了个人缴费、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的多种筹资渠道,其中有10个试点城市的个人缴费由医保个人账户结余划转,拓展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

定点药店非药品全部下架。

日前,安徽省霍邱县召开全县动员会,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医保协议零售药店规范经营签约专项行动,要求所有医保协议零售药店要在4月16日前将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医疗物品全部下架,凡到期未下架的,一律不再续签服务协议。此举被当地认为能从根本上杜绝以药换药、以药换物违规现象的发生。

自去年国家医保局在全国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以来,各地开始大力整治套刷医保卡行为,但由于各地对可纳入医保卡购买的非药品缺乏统一规范,欺诈骗保、套刷等行为成为屡治难愈的痼疾,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制度漏洞。因此,一些地区为“一劳永逸”,从“根源”上解决这一祸乱,便简单粗暴地硬性下架定点药店所有非药品。

姑且先不提这种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如果有关部门真的将套刷医保卡视为洪水猛兽,那也应该学一学距今4000多年的大禹治水,在相关举措上做到“堵疏双防”,毕竟,专项行动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下架非药和罚款,而是要保住医保基金,将药品零售企业引上医保合规之路,使其健康良性发展。

强制下架非药没有法律依据

定点药店被要求下架非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搜药曾预测,在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影响下,“医保药店禁售非药品”将以前所未有的浪潮向全国铺开。

2018年12月3日,河南省信阳市社会医疗保险中心就要求辖区医保定点药店自2019年起下架所有非药品。

2018年7月18日,辽宁省大连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从2018年8月1日起,医保定点药店禁止摆放、销售食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商品。

2018年5月22日,广东惠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保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告》,要求全市各社保定点药店一律不能摆放、销售日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等不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经营范围之内的物品。

但是,这种一劳永逸、简单粗暴的方式却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早已被一些省市叫停。

2018年3月,四川省医疗保险管理局就四川省药品零售行业协会提交的《关于依法保障医保协议药店按照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及缩短医保经办机构备案时间的建议》做出答复,认为“零售药店不得陈列和销售除药品以外的化妆品、食品和日用品”的要求缺少法律和行政依据,并拟向市(州)下发修改后的零售药店服务协议范本,全省统一执行,要求取消相关限制性条款,允许零售药店按照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

2017年,湖南省人社厅在答复高毅、刘令安、刘朝晖等四位湖南省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依法保障医保协议药店按照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的建议》时称,“部分医保经办机构为维护个人账户基本功能,杜绝医保卡变‘购物卡’现象,通过协议规定零售药店不得陈列和销售除药品以外的化妆品、食品和日用品等。这一做法,确实缺少法律依据,也超出了医保部门的职责范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店的经营发展。”“医保药店禁售非药品”也被叫停。

湖南省人社厅的答复中提到,各地根据当地药店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目的是从源头上把控医保基金支付风险”,这也是当前全国某些各地区要求定点药店下架非药品的出发点。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地方医保以医保基金合理使用为名限制定点药店多元化经营的理由,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有碍整个零售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应的措施时,既要达成保证医保基金合理使用的目的,也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发展状况,做到堵疏双防。毕竟,专项整治的目的并不是罚款也不是下架非药,而是要保住医保基金,将药品零售企业引上医保合规之路,使其健康良性发展。

对症下药,堵住漏洞

造成盗刷医保卡现象泛滥,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医保政策的漏洞,各地对纳入医保目录的项目没有统一的规范和细化,给套刷医保卡留下可操作空间。因此,堵就是要堵住这些漏洞,国家和一些省市已经开始行动。

统一标准及监管条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云峰就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行政性规范性文件审查监督的建议》。他建议,由国家部门或各省相关主管部门牵头,统一全国或各自的全省标准,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及时给与查处纠正。

而前不久,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医药服务协议范本(2019版)》。该协议是黑龙江省首次制定全省性“两个定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协议范本,将有望解决黑龙江省各地过去协议条款不一致、不完善,违约界限模糊不清等问题,改变黑龙江省医保服务协议管理薄弱、协议制定简单、双方权利义务约定不清等情况。

近日,国家医保局起草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管条例(征求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医保基金的监管机构、监管方式、监管内容以及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由此,全国医保基金有望在不久后得以统一监管,有效地避免各地标准不一。

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众所周知,医药机构监管面宽,监管难度大,涉及医院、药店以及参保人员各种领域及人群,骗保手段也经常“更新换代,层出不穷”,监管工作面临人员不足、执法威慑力较弱等问题。

日前,青海省为健全完善医疗保障监督机制,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上岗了68名医疗保障社会监督员,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据悉,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68名医疗保障社会监督员将对医疗服务行为、参保行为和经办服务行为进行日常监管;向医疗保障部门及时提供违法违规线索,协助查处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案件;还需协助医疗保障部门做好医疗保障政策宣传、医疗保障服务流程及相关手续办理的解释等工作。

疏川导滞,盘活个人账户

在零售药店套刷医保卡这一问题上,药店只是充当了其中一个角色,提供了套刷医保卡的环境,真正决定使用医保卡的还是进店的顾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法律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则是医保卡个人账户有效使用率不高,资金滞冗严重。

在我国,参保职工每月缴纳医疗保险中的一部分会划入医保个人账户,供参保人个人支配,用于购买药品以及支付门诊费用,但并不能取现支出(部分省份除外)。往往这部分资金便被参保人忽略,尤其是比较健康的参保人,长此以往个人账户便会累积大量的资金,而定点药店恰恰开了一个“合理”使用个人账户的口子,进而造成医保基金在药店套刷严重。

如何用好用活医保个人账户,放开对参保人权益的不必要限制,是“疏”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关部门不妨向以下省份学习,放开个人使用限制,提高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套刷”“套现”乱象。

放开个人使用限制

2019年2月,四川省医疗保障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有关政策的通知》,调整、完善了城镇职工个人账户使用的有关政策,个人账户资金在原支付范围基础上,可扩大用于支付职工本人及其配偶、夫妻双方父母、子女的费用。

包括:

1.在统筹地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普通门诊(含挂号)、门诊特殊疾病(含定点药店)、住院、健康体检、非计划免疫接种、远程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需个人负担的医疗服务费用。

2.在省内定点零售药店购买与疾病治疗和医疗康复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辅助器具等费用。

3.在统筹地区内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重特大疾病保险、长期照护保险等由政府开展的与医疗保障相关的社会保险个人需要缴纳的费用。

拓展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

2018年9月,浙江省人社厅在《关于更新我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推荐产品目录的公告》中称,已会同浙江保监局在2017年首批39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基础上,选出64款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作为我省第二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推荐产品。

近年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15个城市开展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中,试点地区基本都规定了个人缴费、医保基金和财政补助的多种筹资渠道,其中有10个试点城市的个人缴费由医保个人账户结余划转,拓展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范围。

综上,有效盘活个人账户,让参保人肯定、重视个人账户中基金的作用,珍惜基金、善用基金,才能从根源上把控医保基金支付风险,杜绝个人账户的套刷、套现。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