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场:经济发展趋势
背后的3大因素
如何能了解科技趋势,了解未来应该到什么地方和什么产业领域去布局?如何让所有人像关心娱乐一样去关心自己的命运?这似乎做不到。
幸亏现场有这么多人,我相信,你们关心科技、关心未来、关心我们的命运。
而且我相信,你们关心的还不只是个人的命运、自己的命运,更关心的是整个经济的大格局。这也是今年的一个热门话题。
今年,我们都知道有中美贸易摩擦。大家都在讲,今年是不是很艰难?年初,很多经济学家都在预言今年的经济似乎不会太好。
当然我一直不太听经济学家的话,因为我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合起来才是经济,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为经济做贡献。而不是靠预测来决定我们的未来经济。
但我依然先跟大家讨论一段我们眼里看到的经济大势,和那些经济学家想的可能不太一样。
经济大势确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我们先不着急去找解,不着急说结论会怎么样,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去了解这些发展趋势背后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第一条因素,科技的红利分配不均造成的;
全球经济的发展是一直在持续的,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并没有减慢,有很多科技公司赚了大钱,有很多科技产业在蓬勃发展。同时,它们对传统产业形成了很大的威胁。
这和以前是很不一样的,以前很多新兴科技产业兴起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传统产业在前面阻碍它。
比如,福特汽车刚出来的时候,肯定不能说它摧毁了马车产业。马车基本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它前面没有一个和它竞争的产业。
但现在不一样了,讲到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总会觉得它是不是会把传统汽车产业摧毁掉。因此,产业变革会造成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因此受伤,尤其这个事情以前就发生过。
熟悉全球经济历史的人,会记得20世纪初,当全球产业进入到工业化大生产,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被从流水线当中剔除,造成了经济的动荡,也就是1929年著名的经济危机。大家反思深层原因在这里。
后来怎么解决?因为有了二战,整个社会被破坏得很厉害,需要投入建设,再加上时间拖长了以后,新的一批所谓知识工人崛起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此,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今天科技确实给社会带来了红利,但是红利分配严重不均。
第二条因素,是国家和跨国企业的矛盾的问题。
不光是科技和科技企业的问题。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苹果公司赚了大钱,它自己声称拥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有2000多亿美金,账上趴着这么多钱,但是90%在海外。
一个企业盈了利,但是它的盈利并没有回到本国,并没有进入到本国经济生产大循环当中来,言外之意本国人民并不能受益。
矛盾来了。很多人都会说,这一轮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受益了,而发达国家没有受益。这句话是真的有道理吗?
全球化是谁在推动的?是发展中国家吗?不是,是最发达的国家推动的。如果全球化对它不利,它会去推动?
很显然,全球化对它有利的。只不过这些国家背后站的是这些国家后面的一些大企业。
全球化对跨国企业是有着巨大利益的。只不过,利益归到了跨国企业,没有归到这些国家的民众身上,所以这些民众才会产生抱怨。
这是两个很现实的原因。
当然还有第三条因素,不那么直接,但对社会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叫“保守思想和开放思想的冲突”。
中国这么多年,一直在经历变化,一直在变革,我们适应了变化。如果出现了新的变化,如果自己的职位不能适应发展,可能会被淘汰掉了,自己的技能可能会过时了。
我们每个人的第一个概念是什么?要去学习,要去改变,因为这是责任。但在西方很多国家,它适应的是不变。一旦出现变化,一旦出现对他的工作和职位的冲击,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要投诉,要抗议,要千万不能变。我们都知道,变化才是规律,只有拥抱变化,才有可能找到解。
虽然有这么多的问题,但是结论很明确,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贸易战不代表全球化的问题!
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因为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全球化有四个阶段,我们已经到了全球化的新阶段,全球化不光不会退转,还会继续向前发展,我们想要掌握的其实是全球化。
例子也很明显,尤其是美国的例子,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喊制造业要回迁。
尽管他在喊,美国依然有更多的工厂在迁出去。2018年,通用汽车宣布关闭了在美四家工厂,北美关了五家。
因为产业的全球化,从产业角度做全球布局已经是一个事实,已经根本无法逆转,只有去顺应它,所以,后贸易战时代,全球化是迅速会回归的。最近中美之间贸易谈判有很大的进展。
我相信很快会达成协议,全球化会回归,但会进入新阶段。对中国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如何在新的全球化状态下开展自己的业务,和过去最重要的一个区别是我们以前的全球化是非常浅的,在全球化非常初期的阶段是商品的全球化。
今天全世界已经早就进入了产业的全球化,而且正在进入更新的创新的全球化阶段。
我们以前的做法是中国货销到全世界,这会越来越不可行,未来我们一定要适应全球的产业布局。
几年以前,有一次凯文·凯利到中国来访问。很多人认为他是互联网的先知,硅谷的代表,我在很多场合批评过这种看法,但是不得不说,凯文·凯利是一个思考未来的人,虽然他在思考中会有问题和偏差,但我认为,没有思考未来的人,是没有资格批评他的。
当时,大家都关心互联网热,都关心互联网明天的浪潮是什么?明天的模式是什么?下一个创业机会在哪?我的朋友张鹏,当时是《商业价值》杂志主编,现在是极客公园的负责人,他采访凯文·凯利,问他说太多人都在问你明天怎么发财?
凯文·凯利跟他感慨了一句,说大家都只关心明天下不下雨,但是却忘记了未来会进入什么季节。
为什么说这话?我们当然知道未来比明天下不下雨要重要得多。
但是,到底只是一场雨,还是连续不断地下雨?到底是下多大的雨?到底是雨过天晴还是怎样?更长期的问题都更重要,但我们更关注的往往是下一个发财的机会在哪。
当你关注下一个发财机会在哪的时候,可能已经失去了更大的机会。
因此,我们既要讨论眼前的东西,更要关注的背后的机理,从而可以判断更长期的趋势,因为趋势对我们更有价值。
一说到长期趋势,会发现真正的趋势是科技。科技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工业革命的起源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谁能记得当时的英国国王是谁?福特的大规模生产汽型车改变了汽车产业,也改变了全球的工业结构,大规模生产开始盛行,谁能记得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是谁?
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治,到最后,最本质的推动来自于科技。
科技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推广科技。
有人说,我只是做传统产业的,我对科技感兴趣,但关心科技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分享一个传统产业为什么要关心高科技的例子。艾米·韦伯是纽约大学教授,专门研究未来趋势。她跟我们一样,每年发布未来科技趋势报告。在她的《2019年科技趋势报告》分享上举了一个很鲜活的案例。
她说,我们都知道沃尔玛是做传统产业的,是传统大零售店。但是沃尔玛最近非常关心亚马逊,觉得未来亚马逊可能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
为什么?这不是它主观猜测的结果。
它做过充分分析的,它发现很多科技正在改变传统零售背后的产业结构,过去我们要吃肉,用畜牧养牛养猪,现在可以已经用细胞培养的办法,直接培养牛的细胞,足够多的细胞放在一起就成了一块牛肉。
当然,现在科技还在发展中,所以这样的牛肉还很贵,基本要几十万美元,大家吃不起,但是价格下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一些牛肉代用品现在已经在美国广泛销售了。
这意味着以前你要买肉,或者商店要卖肉,要有一个很长的产业链,从牧场到屠宰,到运输、冷链物流,拥有一个全国的配送网络。
但现在不用,可能就在城市周边的一些实验室,这些肉从细胞培养瓶里长出来。
甚至将来去买肉,不再是像过去,指着要这块肉,要那块肉,而是说要这瓶肉,要那瓶肉。这瓶是猪肉,那瓶是牛肉。产业链变短了,结构就变了。
本品适用于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 0.03%和0.1%浓度的本品均可用于成人,但只有0.03%浓度的本品可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
健客价: ¥123本品适用于对传统治疗方法无效的慢性支气管痉挛的治疗及严重的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
健客价: ¥26.5本品适用于非免疫受损的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0.03%和0.1%浓度的本品均可用于成人,但只有0.03%浓度的本品可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
健客价: ¥104.8本品适用于非免疫受损的因潜在危险而不宜使用传统疗法或对传统疗法反应不充分,或无法耐受传统疗法的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治疗,可作为短期或间歇性长期治疗。 0.1%浓度的本品只能用于成人,不能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
健客价: ¥84.8本品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
健客价: ¥10.8本品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适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也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改用本品可能有效。本品也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优选药。
健客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