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医学上叫“脑卒中”),常见的就是脑梗死和脑出血,大家都不陌生吧!
中风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余万人,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致死病因,约占总死亡疾病谱的22.45%,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5种征兆预示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别以为中风离你很远,中风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中年人渐渐成为卒中高危人群中的新“主力军”!
《2017年中国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242万,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
脑卒中一旦发病,后果非常严重。因此,早期干预和预防尤为重要。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有以下5个突发肢体信号,就提示可能脑卒中。
●突然出现的单侧面部、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突现言语不清或理解障碍;
●突然出现的单眼或双眼的视物不清及看东西重影;
●突然出现的走路不稳、头晕,伴有肢体麻木无力;
●突然出现的原因不明的眼皮耷拉,剧烈头痛,脖子发硬。
特别注意:房颤患者
一般人得了房颤后,会表现为心悸、头晕、心跳时快时慢,千万不要以为房颤只是心脏病,跟中风没有关系。
要知道,每6个中风患者就有一个是房颤,而且房颤引发的中风更可怕,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
预防中风,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风的危险致病因素都有哪些:
人身体的行为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爱抽烟爱喝酒,身体素质不高缺乏锻炼,爱发脾气易怒等。
身体的代谢因素:三高明显,胆固醇高,身体臃肿肥胖,收缩压高等。
生活环境因素:空气质量低,污染严重类似的情况。
其中,还是个人的行为因素,占引发中风的因素比例最高。但是幸运的是,这一部分因素也是我们最好控制的。
行为因素基本分为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两大类,做好这两方面,就能有效的抑制卒中的发生。
远离中风,防病入口
别以为中风离你很遥远,很多年轻人往往自以为身体倍儿棒,抽烟喝酒,缺乏锻炼,熬夜等等,这都为日后中风埋下了地雷!
其实,90%的中风其实是可以人为避免的,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对也很重要。
下面这份中风食物清单,你一定要收藏好了!
多吃全谷物——降低15%
美国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全谷食物,就能把中风的危险降低15%。
常见的全谷食品有小麦、玉米、荞麦、黑米等,平时煮饭、煮粥的时候加一把就行啦!
每天8两果蔬——降低11%
研究发现,每天食用200克水果(相当于两个苹果),可将中风风险降低32%;同时如果每天食用200克蔬菜,中风风险可降低11%。
每周吃鱼——至少降低22%
与每月吃鱼不到一次的人相比,每周吃鱼超过5次的人患中风几率减少了52%;每周吃鱼2-4次者中风发病率减少27%;每周吃一次者减少22%。
不妨把每天吃的肉换成鱼,特别是中老年人。
每天吃鸡蛋——降低12%
别小看了鸡蛋,每天吃1个,中风风险平均可以降低12%!鸡蛋中叶酸含量很高,而叶酸能改善血管功能,每天一个水煮蛋,有效降低中风风险。
少吃盐,多补钾
建议每天摄入盐的量不能超过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盖的量。
研究表明,补钾可以小幅降低高血压,血压降下来了,中风风险自然也降低了。
记住这些高钾食物:
绿叶菜:菠菜、空心菜、苋菜、芥蓝;
菌菇类:香菇、紫菜、银耳、海带;
薯豆类:黄豆、芋头、土豆。
橄榄油代替色拉油
如果人们在烹饪或做凉拌菜时经常使用橄榄油,他们会比那些从来不吃橄榄油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低41%。
这是发表在欧洲《神经病学期刊》上的研究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通过将饮食中的色拉油替换成橄榄油,预防中风。
喝茶首选绿茶
平时喝茶时最好多饮用一些绿茶,能够降低中风风险。
绿茶能预防中风,离不开它含有大量的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鞣酸等可以有效地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可以保护血管。
冬季更是中风的高发期
大家都要保重身体
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 ¥172详见说明书
健客价: ¥149清热利湿,理气活血,散结消肿。用于湿热下注、毒瘀互阻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黄、气臭,少腹痛,腰骶痛,口苦咽干;阴道炎、慢性盆腔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2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健客价: ¥12.8磷酸奥司他韦胶囊: 1.用于成人和1 岁及1 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磷酸奥司他韦能够有效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但是乙型流感的临床应用数据尚不多)。患者应在首次出现症状48 小时以内使用。 2.用于成人和13 岁及13 岁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的预防。 多种维生素咀嚼片:补充多种维生素。
健客价: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