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逻辑
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将于6月15日零时正式实施。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介绍,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五个一”,即“一降低、一提升、一取消、一采购、一改善”。“一降低”,是指降低仪器设备开展的检验项目价格;“一提升”,是指提升中医、病理、精神、康复、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项目价格;“一取消”,是指取消医疗机构医用耗材5%或10%的加价政策,按医用耗材采购进价收费;“一采购”,是指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一改善”,是指改善医疗服务,加强综合监管。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基础上,通过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开展药品耗材集中采购,为规范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挪空间;理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健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破除逐利性,促进医疗机构由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健康。
“腾挪”空间规范收费
北京市实施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和药品带量采购的已有探索以及取消医用耗材加成的政策,为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规范调整医疗服务“腾挪”出了空间。
目前,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已完成人工关节、心内血管支架等六类耗材采购,价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为北京市节约医用耗材费用约5亿元。此外,自3月23日起,北京市已正式执行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政策,25种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低了52%,预计全年节省药品费用约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验项目价格方面,此次改革将取消进口与国产试剂、不同检验方法之间的价格差异,引导医疗机构选用适宜试剂和检验方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雷海潮介绍,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就是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废除这样的补偿机制,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减少浪费,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机构由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民群众满意的健康服务。
费用有降有升
提高困难群体保障水平
根据测算,改革后北京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考虑到医保报销政策,门诊患者费用基本持平,住院患者费用略有增加。但对患者个体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费用有降有升,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病种,费用可能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病种,费用可能会有所增加。对此,相关部门已进行细化分析,对由于价格调整可能引起费用涨幅明显的病种,通过控费、医保政策结合救助政策予以解决,保障低收入家庭及困难群体负担稳定在可负担水平。
北京市医保局党组书记于学强表示,在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方面,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降低资源消耗性项目价格,提高脑力体力投入较大的项目价格。
为保障改革平稳实施,北京将采取综合举措,减轻患者,特别是大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费用负担。
一是针对此次规范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按照能报尽报的原则,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支付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二是为进一步减轻患者个人负担,将配套调整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住院报销封顶线,分别由30万元、20万元提高至50万元、25万元,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对于在此前已超过住院封顶线的参保人员,将由医保信息系统按新政策计算医保应补报金额,6月30日前直接打入参保人员的银行账户,无需百姓自行申报。
三是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享受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农户等四类困难人员,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起付线至5万元以内的合规个人自付费用,报销比例由60%提高到65%;
5万元以上部分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四是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等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的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分别由6000元、6万元和12万元提高到8000元、8万元和16万元。
于学强介绍,此次改革中,精神病住院付费和单病种付费有关管理措施,将与相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同步进行调整。
针对精神病住院付费,不增加精神病患者住院个人支付费用,仍维持三级医院每人每天20元、二级医院每人每天15元、一级及以下医院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不变,改革增支部分将由医保基金承担。
同时,对23个单病种支付标准进行调整,充分落实有降有升、结构调整的改革精神。于学强表示,精神病住院付费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不仅可以助力医耗联动综合改革顺利推进,还可以在医院和医务人员中深入推广按病种、按床日打包付费的管理方式,激励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通过规范医疗行为,节约医疗成本,不断实现提质增效目的,切实保障广大患者的基本医疗权益和促进医保制度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持续改善服务医改再出发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按照改革与改善同步推进、全面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原则,制定了《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明确了5类40条重点任务。将更加注重提升服务感受度,推进“一站式”服务,优化门诊预约管理,增加下午出诊医生数量,缓解就诊多集中在上午造成的看病难和交通拥堵,提升住院服务水平,使百姓就医体验进一步提升。
更加注重弥补服务短板,提升急诊急救服务水平,保护患者隐私,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推行院内地图导航,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使百姓就医需求得到更好响应。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出一个月长处方的便利服务,方便患者就诊,减少患者往返医疗机构的次数。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以临床路径为抓手,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护核心制度落实,加强患者安全。合理管控成本,强化控费主体责任,建立费用监测、管控机制,使百姓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更加注重规范服务行为,严格实施行为规范“负面清单”管理,使居民就医更加安心放心。
坚持改革与监管同步,加大综合监管力度。重点监督检查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加大对医疗服务、药品耗材采购、价格与收费等监管力度。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严厉打击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市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将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疗机构合理管控成本,强化控费主体责任,建立费用监测、管控机制,使百姓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完善医疗机构绩效考评,健全医疗机构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绩效工资制度,调动积极性。
据了解,此次改革沿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实施范围,包括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在京医疗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自愿申请参加。据统计,全市有近3700所医疗机构参与改革。
雷海潮表示,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是北京医改的再深化、再出发,是一项阶段性的改革。
北京办医主体众多,组织体系各异,各种隶属关系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差别大;患者来源广泛,诉求和期望各不相同;加上疾病谱逐步演变、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医疗行业的特殊性,这些因素糅合在一起造成医耗联动综合改革难度大、风险高。
雷海潮说,改革是渐进的过程,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不能解决百姓所有的看病就医问题。在深化医改后续工作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北京的医疗服务价格近20年未调整,积累的历史矛盾较多,一次调价不能解决所有结构性问题,相关部门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建立起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医用耗材价格虚高问题成因复杂,年代久远,挤压医用耗材虚高水分是一个长期过程,此次改革取消了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机制,已为加强公益性和规范服务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并不能解决医用耗材流通中的所有问题,只能一步步解决。
舒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健客价: ¥48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健客价: ¥65.22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健客价: ¥59.8用于改善失眠、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晕及烦躁等症状,可促进脑外伤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后遗症、脑炎后遗症、急性脑梗塞和急性脑外伤康复。
健客价: ¥29.7更年期综合征 潮红,潮热,出汗;性格改变,孤僻多疑,抑郁,易激动,烦燥,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起皱,发麻,脱发;不对称性肥胖;老年性阴道炎,外阴干燥,性交疼痛及困难;更年期尿道炎症。 骨质疏松症 腰酸背痛,驼背,骨、关节疼痛,易发性骨折。 脑功能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精力和工作能力下降。
健客价: ¥531.用于防治口角炎、唇干裂、舌炎、阴囊炎、角膜血管化、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B2缺乏症。 2.全胃肠道外营养及因摄入不足所致营养不良、进行性体重下降时应补充维生素B2。
健客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