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到大家有没有发现,高寿之人中有一部分是饮酒之人。我们先来看看这样这个长寿老人饮酒的相关报道。
据报道:山东单县的百岁老人孟宪来长着一副美髯,他“触网”后迅速成了“网红”,拥有37万多粉丝。几乎每个短视频都拍他在自己喝酒,或者别人给他敬酒。
“我爷爷只喝50度以上的高度酒,他说50度以下的不叫酒,100岁以前,每天三顿饭都离不开酒,100岁以后,就把早上的那顿减了,每天也要喝半斤以上。”孟宪来的孙媳妇郭俊丽嫁到孟家已有7年,她告诉记者,这7年间,孟宪来每天都喝酒,却几乎没生过病,“我从来没见过他吃药,印象中他就输过一次液,第二天又开始喝了。”
他们一家在当地开了一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孟宪来的儿子、孙子都是医生,定期给老人检查身体,“老爷爷身体非常棒,几乎没有什么毛病,骨骼都还健壮。”郭俊丽说,如今他们家已经五世同堂,“爷爷身份证上记载的出生时间是1918年,按照孟氏家谱的记载是1916年,而他常常会说自己已经110岁了,我们一般以家谱为准。”
自从进门之后,她就在家里的养老院工作,孟宪来也住在那里,白天老人都是由他来照顾。因为长时间的相处,她很喜欢拍爷爷的视频,前年9月突发奇想,把老人的视频发到网上,忽然间就让老爷爷成为网红。
案例二
而另据某媒体记者的相关走访调查采访,发现大多数百岁老人和中国6大百岁老人均有一些相似的生活习惯就是偶尔喝酒,大大出乎意料。
三成百岁老人无酒不欢
健康数据分析中心对100多位百岁老人,其中约有3成的百岁老人都有饮酒的爱好,白酒、黄酒都是百岁老人们喜爱的饮品,真的是“无酒不欢”。
今年105岁的陈老太,颇爱饮酒,每天都要喝白酒,即使在晚上睡前也要小酌一番。“适量饮酒,或许能靠酒精杀灭体内的一些细菌,使人体内部保持着一定的健康,从而延长人的寿命。”
【102岁的刘桂云】老人和75岁的盲人儿子一起生活,他不仅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儿子。偶尔他也喝点小酒。102岁的老人了,不戴眼镜就能把针线穿上。
再来看看为什么长寿的人,多是饮酒之人?
因为酒不光是一种饮料,它还是老中医眼中的“宝贝”,中国自古就有“酒为药之首”的说法,白酒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的。
酒是重要的中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十三个方子,其中记载用酒治疗疾病的就占有五个方子,其中不仅有内服剂,还有外用法,酒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养生中药。
行药势:所谓“行药势”,就是酒能帮助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白酒是一种很好的有机溶剂,可以用白酒浸泡药材,以制成药酒。又如煎药中加入白酒,可以宣通百脉,流通气血,使经络畅利并引诸药更好地发挥作用。
通血脉: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就用白酒来治疗心脏病,其著名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流传至今,仍被医家认为是治疗心胸疼痛、血脉不通的经典药方。白酒有“通血脉”的作用,这一点不仅中医认可,西医也是赞同的,专业的心血管科医生也会建议患者适量喝一些白酒,以改善心脏供血。
散湿气:白酒性热,中医认为“湿为阴邪,非温不化”,因而白酒有“散湿气”的功效。因此白酒有抗风湿的作用,对于风湿痹痛、关节炎、肌肉劳损等都有一定的效果。对于素体阳虚或是风湿关节疼痛的患者,适当喝一些白酒,确实能起到强身健体、祛风通络的作用。
促消化:国外的人进食肉类比较多,他们在进餐时,常会搭配开胃酒或佐餐酒,因为酒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这就是白酒有鼓动阳气的作用,它可以改善六腑气机,消除积滞,促进消化。
活血行瘀:中医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说法,酒性温热,有活血行瘀的功效。某些地区(如宜兴等地),民间有这样的传统习惯:妇人产后,必定要喝点酒(不会喝的例外)。产后喝些酒,是有利于养血活血,早日恢复健康。
虽然酒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量,再好的酒也不能贪杯,凡事适可而止,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防衰益寿丸:滋阴助阳,培元固本。用于脏腑机能失调,气血阴阳俱损,面色无华,心悸怔忡,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动则作喘,喜出长气,畏寒肢冷,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头目眩晕。食欲不振,便溏。
健客价: ¥1969清热利湿,化瘀散结。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属湿热瘀阻证,证见:尿频、尿急 尿淋沥,会阴、下腹或腰骶部坠胀或疼痛,阴囊潮湿等。
健客价: ¥43化浊排毒。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失代偿期和尿毒症早期)湿浊症。症见: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身重困倦,尿少,浮肿,苔厚腻。
健客价: ¥57.8用于中、重度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30本品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Ⅱ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区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等的治疗。
健客价: ¥61.4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中风中经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及胸痹心痛、胸闷、心悸、气短;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