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90后已成中风高发人群#冲上热搜,看到这条热搜,网友满脸问号:秃头就算了,现在中风也要列入青年病名单了吗?
吃东西咬到舌头,这件事估计每个人都碰到过,也不会当回事儿,可如果频繁咬舌,就要引起重视了,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35岁以下人群发生中风占总数的9.77%,以缺血性中风为主。意味着第一批90后已经是中风高发人群了,中风真的不再是“老年病”。中风对90后下手了,你觉得是否辛酸?
如何快速识别中风?
防治中风重点在于在症状早期快速识别,以及如何快速有效地寻求急救。在最佳中风急救体系中,中风发作5分钟内就要识别清楚,并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溶栓和救治。那么,想要快速正确辨别中风,需要谨记下面的“FAST”字诀。
当然,除了上述最常见的表现外,中风还可能有如下表现:
突然意识混乱
突然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
突然出现行走困难、头晕、丧失平衡或协调能力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疼
五类人最容易脑中风
1.大肚腩:它的危险程度达到了所有危险因素的26.5%以上。研究表明,在肥胖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腹部肥胖的男性发生脑中风的危险会升高三到五倍,腹部肥胖型的女性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也不小。
2.高血压:许多人不重视血压监测,血压升高也不知道,等到中风才知道自己得病了。如果测出高血压就要赶紧就医,积极寻求降压方法。
3.不运动:不运动占全部危险因素的28.5%。西方人脑中风病发率那么低,与大多数西方人经常都锻炼有密切联系。
4.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占全部危险因素的24.5%,要预防脑中风,一定要关注血脂指数的变化。
5.吸烟:吸烟会让血管内皮功能变得混乱,加速了血栓的生成,增加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小贴士
家人突然中风时,应如何应对?
1、家人没有任何先兆的突发中风,家属千万不能惊慌失措,应克制情绪,立即拨打120电话请求援助。
2、在等待救护人员时,如果病人意识清醒,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摔伤,放置病人于平卧位,避免人员嘈杂,保持环境安静,注意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情绪。
3、若病人意识已丧失,则设法将病人抬到床上,宜有二至三人同时抬,避免损伤脊柱,避免震动损伤头部,让病人静卧,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避免窒息。
早春是脑梗高发期,一场“倒春寒”就能让脑血管受到严峻考验。临床资料显示,70%以上的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会频繁打呵欠,常被误以为是犯春困。除了犯困,脑梗发作前还有什么征兆?突发脑梗应如何处理?又该如何预防?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健客价: ¥13.4主要用于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 1、急慢性脑机能不全及其后遗症:脑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痴呆。 2、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耳鸣、眩晕、听力减退、耳迷路综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经障碍: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围循环障碍: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症、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价: ¥36.4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高血压、脑中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3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用于高热神昏,烦躁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高血压、脑中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37.5活血通络,祛风化痰。用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引起的缺血性中风病中经络急性期和恢复期。症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不利或失语,偏身麻木,气短乏力或眩晕耳鸣,舌质暗淡或暗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或弦细、弦滑。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5.5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闭脉络证的中风中经络恢复期,症见偏瘫,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或用于心血淤阻型冠心病心绞痛,证见胸闷,胸痛,心慌,舌紫暗或有瘀斑。
健客价: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