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用了70多年的儿童退烧针叫停!

用了70多年的儿童退烧针叫停!

摘要:对于柴胡注射剂儿童禁用,业界普遍认为是因其不良反应所致,据不完全统计,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可能出现注射后过敏状况,致残、甚至死亡。

国家药监局5月29日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要知道,作为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剂品种,至今已临床应用70多年,作为"退烧针"在儿童发热治疗中应用普遍。因而,这突如其来的一纸“禁令”经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业界多方关注,焦点问题在于:

一、柴胡注射液在儿童退热的适应症上使用量究竟有多大?禁用之后,对儿童退热的药物选择会产生影响吗?

二、柴胡注射液为何突然遭停,从唇亡齿寒的角度理解,将来是否会有更多的中药注射液遇到临床使用的限制?

三、相关生产厂家对这一政策带来的市场变化是如何看待的呢?

对儿童退热的药物选择的影响

搜药小编经公开渠道多方了解,柴胡注射液在等级医院用量不大,其使用地大部分为私人诊所、村卫生站以及县、乡卫生院等地方。

北京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还表示,从未将柴胡注射液应用于儿童发热治疗。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内科专家陈贤楠对此表示,对于儿童退烧来说,不建议使用注射的方式缓解症状,“目前口服退烧药已经非常成熟而有效了,副作用也相对较小。”

他还补充道,家长对儿童发烧的认知存在一定误区,孩子发烧是人体的防御反应,这是对机体有利的,因此应减少使用退烧药。

由此看来,柴胡注射液儿童禁用,并不会影响这一人群的药物使用。

中药注射剂到底怎么了?

对于柴胡注射剂儿童禁用,业界普遍认为是因其不良反应所致,据不完全统计,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有可能出现注射后过敏状况,致残、甚至死亡。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显示,2017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所占比例为54.6%。而包括柴胡注射液在内的多种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多标注为“尚未明确”。

按照不良反应报告,中药注射液导致的过敏反应和热原反应比较常见。热原属于细菌代谢物,如果注射液中有热原存在,在输液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热原反应,因中药注射剂的原料是各种草药,来源复杂,而中药注射液又不要求提纯到单一成分,因此中药注射液容易产生热原,这是中药注射液先天的缺陷。

对此,陈贤楠表示,我国现在很多中成药,尤其是关于中药的注射药缺乏药理实验或者临床实验的安全性观察,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一定要慎重。

中药注射液市场庞大

国家药监局官网数据库显示,目前柴胡注射液有78个批文,涉及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神威药业(四川)有限公司等75家药企。

事实上,像柴胡注射液一样,很多中药注射液都有众多的生产厂家。其间,柴胡注射液生产厂家数量排第一位。(详见下图)

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柴胡注射液近三年产量合计1.5亿支,继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之后排在所有中药注射液产量的第五位。

柴胡注射液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作为世界首例中药注射液开始用于临床,它是我国中医药事业一次革命性创新。历经了70多年的发展,现如今中药注射剂产品的企业302家,中药注射剂品种137个,产业规模约900亿元。

中药注射剂在解决临床急危重症,保障我国民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鱼腥草”、“刺五加”、“茵栀黄”等安全事件的爆发,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隐忧被带入舆论漩涡,成为社会民众关注和主管部门监管的焦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