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当心!这14类药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当心!这14类药易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2018-05-30 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糖尿病人若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等慢性损害。病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症状。

给大家总结一些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临床常用药物,欢迎留言补充!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糖尿病人若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等慢性损害。病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症状。
 
尤其是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而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有些是有生糖作用的,有些与降糖药合用会产生对抗降糖药的作用,甚至会增加毒性危险。
 
下面总结一些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临床上运用要警惕。
 
1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左甲状腺素钠、碘塞罗宁钠可使胰岛素水平下降,糖尿病患者服用后宜适当增加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剂量。
 
2异烟肼
 
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强。在这接近50年的使用历史中,虽然有的病人所感染的结核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但绝大多数医生仍认为它是治疗结核病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主药。但是它与磺脲类降糖药合用会出现糖尿和高血糖,甚至产生不可逆的糖尿病。
 
小编再啰嗦一句:也有多例报道显示,在接受该品治疗几个月后,男性出现女性乳房、阳痿;女性发生月经紊乱及无月经。
 
3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合成分泌的激素总称,属甾体类化合物,但通常不包括性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皮质激素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某些慢性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频发性哮喘等。其是参与血糖反向调节的重要激素,通过促进脂肪生成和异生、减少糖原合成等而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血糖浓度的升高。

4利尿剂
 
利尿剂,是有液体潴留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治疗策略的重要组分。有研究表明其副作用之一为可抑制胰岛素释放,使糖耐量降低,导致血糖升高或尿糖阳性,如: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
 
关于氢氯噻嗪,小编再引申一下:伴有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患者,也不宜应用,否则病情恶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大于290μmol/L者也不宜应用。
 
5蛋白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主要有:奈非那韦、沙奎邦韦、茚地那韦、安泼那韦、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及复合制剂。
 
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在开始用蛋白酶抑制剂抗HIV病毒治疗后或长期使用后,高血糖症的发生率在3%~17%。许多专家都不赞成中断抗病毒药物以减轻高血糖症,尤其是在病毒控制稳定的病人。
 
现在推荐的方法是:在开始蛋白酶抑制剂治疗之前和第一年治疗中每3~4个月检测基础血糖水平。如果血糖水平保持稳定,则可减少血糖监测次数。
 
6沙丁胺醇
 
与其他人相比,糖尿病病人在静滴沙丁胺醇时,会出现更高的血糖、游离脂肪酸、酮体和甘油三酯水平。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药物剂量的减少而改善,终止治疗则可消失。
 
7苯妥英钠
 
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引起高血糖。
 
8氨茶碱
 
过量,可使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心律不齐、高血糖症、低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9性激素
 
有资料表明,服用口服避孕药者糖耐量损害的发生几率(16%)高于不用药者(8%)。前者的空腹血浆胰岛素、甘油三酯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都高于后者。
 
这种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避孕药片中含有炔诺酮和炔诺孕酮,前者的升血糖作用较弱,后者则有强烈的升血糖作用。
 
10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利培酮、齐拉西酮、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可引起葡萄糖调节功能异常,包括诱发糖尿病、加重原有糖尿病和导致糖尿病酸中毒。

11抗肿瘤药
 
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可引起高血糖。
 
12生长激素
 
对于生长激素水平降低的老年人,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可使体内的脂质构成发生有益的变化,但是这种疗法的不良反应是引起关节痛、腕管综合征和血糖升高。
 
13非甾体抗炎药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阿西美辛等偶可引起高血糖。
 
14氟喹诺酮类
 
加替沙星可致严重或致死性低血糖或高血糖、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血糖昏迷、低血糖昏迷等。
 
发生低血糖一般出现在用药早期(3d内),高血糖多在用药数日(3d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