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病专挑“姨妈期”对你下手!
每个月一次的大姨妈,很多女人都会用“万箭穿心”来形容。一旦大姨妈要给你点“颜色”瞧瞧,内心的忐忑恐怕只有女人才懂。你以为痛经就是“姨妈”全部折磨?那简直大错特错。
这些病和“大姨妈”是闺蜜
1、关节疼痛
一到经期前后,一些女性就会感觉手指关节和膝关节隐隐作痛。这是因为月经前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变化,雌激素和醛固酮分泌不协调造成了水和盐的潴留。会使膝关节内的脂肪垫产生肿胀,进而压迫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有这种情况的女性可服一些对症的药物。
2、皮肤过敏
由于激素变化,月经期间的皮肤供血和皮脂分泌增多,容易使皮肤变得油腻,毛孔粗大。若此时皮肤清洁不到位或使用的化妆品刺激性过强,就会加大皮肤过敏的危险。建议月经期间少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不化浓妆,不打粉底,可适当使用低刺激护肤品和轻度去角质的清洁用品。
3、牙痛
由于经期前后雌激素水平变化较大,雌激素可刺激牙龈组织内的特殊受体,造成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扩张、淤血及肿大,进而压迫其中的痛觉神经末梢而诱发牙痛。
月经期间盆腔也会发生充血或淤血,通过神经及体液调节,可反射性地引起牙周血液循环障碍。
建议在此期间不吃生冷、过热、过硬、粗糙和辛辣食物,牙痛明显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可缓解疼痛。另外,月经期间不可拔牙。
4、心绞痛
女性在月经期或经后第一周容易出现心脏疼痛;最不容易发生心脏疼痛的时期是月经循环的中期。
有月经心绞痛症状的女性,建议在月经期备好心脏病药物,注意减少剧烈活动,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5、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部分青春期少女平时会小腹疼痛,经期加重,经血量也多。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随着周期性月经来潮,没有顺利排出体外,却逆行经输卵管进入腹腔,淤积在盆腔和腹腔,导致了下腹部疼痛。
未婚女性如发现月经量过多,且时常伴随下腹部疼痛,最好去医院检查。
6、乳腺囊性增生
由于经期黄体分泌孕酮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导致乳腺间质或小叶良性增生,因而经前或经期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有时还可摸到大小不一的肿块。
这种肿块在经期加大,经后疼痛消失,肿块缩小,无需特殊处理。但对于非月经期的乳房肿块要给予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姨妈色”反映身体健康
粉红色经血
正常情况下,经血呈明亮玫瑰红色。如果经血呈粉红色,且经量少于以往,很可能说明女性雌激素水平低。
过度运动会导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进而干扰正常的月经,甚至造成停经。其他原因还包括营养不良、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影响等。
浅淡色经血
常是缺铁性贫血所致。在观察两三个月经周期后,如果上述状况依然存在,应该去做检查。不过月经量大也可导致女性体内缺铁。
深褐色经血
很可能是脱落的子宫内膜连同经血一起排出体外。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多是正常现象。
经血黏稠呈果酱色并带血块
尽管有时经血中带血块是正常的,但如果血块较大,则表明激素失衡情况严重。建议减少奶制品、大豆以及糖分的摄入。另外子宫肌瘤也可能是“元凶”,应该做B超检查。
红灰相间经血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体内有感染,比如得了性病。如果感染了性病,还会有异味,应该立即就诊。
另外,孕期先兆流产,也会在经血中发现灰色块状组织,出现这种情况应该立即就医。
经期少做这些事
1、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月经期间精力、体力、抗病力都有所降低,不宜进行赛跑、跳跃等剧烈运动和繁重体力劳动,以免引起腰酸腹坠、经量过多等。
2、贪食生冷
容易导致经血过少、甚至痛经。
3、吃得太咸
月经前期身体内会有一定水平的水钠潴留,以保证女性不至于因为月经流血而丧失太多的体液。如果再吃得过咸,会使潴留加剧,诱发头痛、水肿等。
4、喝咖啡、浓茶
很多女性月经期会出现紧张、烦躁、失眠等不适症状,咖啡和茶叶中的咖啡碱会使这些症状加重。
5、过量饮酒
月经期间体内的解酒酶减少,饮酒不仅易醉还易伤肝。
6、活血化瘀类药物
有些女性因为乳腺增生或盆腔淤血症会服用一些活血化淤类的药物,在月经期最好咨询一下医生看能否停用,以免引起月经过多。
7、紧身衣裤
容易使局部微血管受到压力,从而影响血液循环,造成阴部充血水肿,甚至发炎。
8、游泳和盆浴
月经期子宫颈口微微张开,以利于经血流出,这时若游泳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进入子宫内腔导致炎症。
9、捶打腰背
月经期盆腔充血腰部会有些酸胀感,若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背,会不利于子宫内膜剥落后创面的修复愈合,导致流血增多、经期延长。
10、贸然拔牙
月经期间凝血因子如血小板会有所下降,而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酶增加,这期间拔牙或手术有可能引起出血较多,伤口不容易愈合。
11、性生活
经期过性生活难免将病菌带入阴道,逆行而上造成宫内感染、输卵管炎症,机械性刺激还会导致经血逆流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造成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