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次改革,并且要认识到医改不是一劳永逸,医改只有进行时,会越改越好。
新一轮医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公立医院改革、社会办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全国“两会”期间,医改再次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甚至有的人认为,新一轮医改已经十个年头,为什么还没有完全成功?何时才能够成功?表现出了一种对医改过高期待和急躁心理。其实,在医改路上,医改人从来不敢、也从来没有懈怠过,也期待着早日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看病就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医改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单纯的某一个系统或某一领域的改革,他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社会领域的改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道难题。
有关资料表明,根据对各国不同时期、各不相同的卫生体系改革实践的统计分析,从1900年至2010年的110年时间里,世界上15个典型国家共发生了有据可查的、够改革标准的医改266次。其中,体制型改革31次,管理型改革199次,混合型改革36次。平均每年有2.4个国家进行医改,平均每个国家有17.7次,约6.2年发生一次医改。其中,以德国为例,自1883年以来共发生医改18次,其中体制型改革2次,管理型改革14次,混合型改革2次。每7.2年就发生一次。即使在我国,医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建国至今,我国的医改也从没有停止过。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个体诊所组建联合诊所,成为后来的卫生院。诞生于五十年代、成长于六十年代、辉煌于七十年代、解体于八十年代、重建于九十年代、成功于21世纪的合作医疗制度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这充分说明,医改不是哪一个国家特有的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常态。只要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医药卫生体制就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这是符合辩证法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
所以,一定要打破这样一个医改谜局:以为只有我们在改别人不在改,或者认为改一次就行、就可以完全改好了,或者认为这次没有解决所有问题、改革就失败了、就不行了、就没有希望了。这些认识都是不客观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次改革,并且要认识到医改不是一劳永逸,医改只有进行时,会越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