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18年安徽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安徽省中医药工作将坚持中西医并重、深入贯彻实施中药法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中医药改革,加快推进中医药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医药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中医药法》完善相关政策机制
近年来,我省重点推进《关于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2016—2030年)》、《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安徽省中药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重大专项规划。
2018年,将加快《安徽省中医药条例》的修订工作,将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着力打造中医药强省,不断提升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中医药法》对保障扶持中医药振兴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医药卫生制度、发挥中医药独特的五大资源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将推动《中医药法》配套政策落实。全面推进中医诊所备案管理、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医疗机构制剂备案管理等工作,确保《中医药法》重大制度在我省落地。
深化中医药改革发挥特色优势作用
我省率先深化中医药改革,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保留中药饮片加成政策,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中提高辩证伦治、针灸推拿等体现中医劳务技术价值的服务价格。中医药优势病种和适宜技术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惠及患者6.59万人次,住院报销比例高于全省新农合平均补偿比15.6个百分点,基本建立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特色优势得到发挥的良性机制。推进中医单病临床路径管理,县级中医院按病种付费执行率达到56.9%。
2018年,我省将继续深化中医药适宜技术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扩大试点病种和适宜技术种类,推动改革由县域医共体向城市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并加快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实施进度,确保年底前县级公立中医院和城市公立中医医院实施中医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比例分别达到50%和30%。
同时,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医联体试点。重点打造5个中医药慢病健康管理或专科专病联盟,鼓励中医医院积极参与各类医联体建设。推进中药饮片联合采购工作。且开展中医慢病管理和治未病服务包试点。鼓励城市中医医院专科医生下沉社区参加签约服务团队,开展中医老年慢病管理和治未病家庭服务包试点。
另外,支持亳州市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探索“健康中国”中部地区医药并举、产业与民生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配合亳州市实施《“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规划》。
坚持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能力
五年来,我省通过实施中医医院基础建设项目,中医药“四名”工程,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进一步巩固完善了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省中医机构服务量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服务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省县级及以上中医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比2012年分别增长44.8%和72.8%)。绝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据统计我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比例分别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30.9%、33.2%、26.1%和33.8%。
今年,我省将继续推进中医药“四名”工程。重点支持5所省级示范中医医院、20个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开展中医药行业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对各市“四名”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启动新一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抓好10个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加强中医专科专病质量控制,扶持发展滞后的中医医院建设。
与此同时,创新中医诊疗模式。开展中医经典病房、疑难疾病中医药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等试点,探索将针刀等中医特色疗法纳入日间手术目录。促进中西医协同。支持开展肿瘤、糖尿病、慢阻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协作试点。发挥中医药优势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置。开展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组织开展“西学中”培训。
今年,将以市为单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中医馆建设比例超过50%。创建至少1个市级和10个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督导工作。
着力培育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五年来,我省在提供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的同时,大力拓展中医药服务的领域,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
2018年,我省将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指导亳州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推进4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实施中医药“治未病”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科)标准化建设。出台安徽省中医养生膏方、冬病夏治等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启动养生保健示范基地建设。并且发展社会办中医。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医养结合、康复、老年病、护理等中医专科特色医疗机构,推进阜阳市、宣城市全国社会办中医试点。
在中药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方面,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政策推进“十大皖药”品牌建设和产品研发,培育中药大品种,支持“中药提取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我省中药产业的集聚度和外向度。实施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计划。
另外,积极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模式。推进省中医药数据中心和中医馆云平台建设,扩大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在智慧医疗的应用,探索将“智能化中医诊断系统”纳入智医助理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