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人问起,中药敷贴里加西药是否违法,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有答案了!
1“挂羊头卖狗肉”假敷贴鼓吹真疗效!
近些年来,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已经被广大患者熟知,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也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开始使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常见多发病,且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有疗效就有市场,一些投机分子开始瞄准基层诊疗市场这块肥肉,掀起猛烈进攻。
在他们的精心打造下,加了西药的透皮治疗膏药摇身一变成了一贴见效的中药健康敷贴,一时间竟然卖得风生水起,尤其受到某些基层医疗机构的追捧甚至推广。
前不久平台就曾发表过“外贴治百病?神医们快醒醒”的文章,里面提到过一个真实的案例,7个月婴儿被贴10张膏药三天仍未见效,最后还是服用药物才痊愈。不胜枚举的例子都在告诉大家,这样的敷贴首先不是中药敷贴。其次,它未必有效!
2混淆概念竟和三伏贴相提并论
这些厂家号称其生产的敷贴和中医院的三伏贴在概念上没有本质区别,中草药配方,无毒无副作用,往身上一贴立马药到病除。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
据不少中医院专家介绍,即便是三伏贴也不是万能膏药,抵达病灶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中医治疗讲求溯本清源、对症下药,更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调理。传统的三伏贴都得连续贴上个3-5年才能起效,同时还得建立在辨对证、贴准穴位的基础上。
掺了西药的那些所谓中药敷贴,真正起效的到底是中药还是西药或者是其他成分?完全无从考证。短时间内立竿见影,但背后隐藏的风险性却不得而知。这样的产品投放到基层市场销售,广大患者将是直接受害群体。
表面上看,极力推广这种敷贴的医生朋友们的确是能从中盈利,比起输液似乎还安全、稳定,实质上却是充当了敷贴商家枪手的角色。一旦出事,厂家跑路,挨枪子的人是你自己。想想看,这样的枪手你愿意当吗?
3中药敷贴属于传统中药制剂
当然,笔者从头至尾说的都是掺了西药的敷贴,而且判断是否掺杂他物大家都心知肚明。传统中药从来就不是“急性子”,治病得靠养、靠调。
传统手法制作的中药敷贴,那是我国悠久中医药历史文化的结晶,通过正规途径获批之后可以医疗机构内使用。
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明确:
由中药饮片经粉碎或仅经水或油提取制成的半固体(膏滋、膏药等)属于传统中药制剂。也就是说,正规的中药敷贴是属于中药制剂范畴的也是合法的。
4这种敷贴是假药!明令禁止销售
就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对中药敷贴欠缺认识,加之有些不良商家利益熏心、偷换概念,才导致基层医疗市场出现乱象。相关部门早就对这种行为做出明确回复(见下图):
2015年安徽省铜陵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关于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敷贴的批复》,并明确指出:在中药敷贴中添加中药之外的化学药成分,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建议可以按使用假药查处。
如何界定不安全隐患?比如,大家都知道复方甘草片不是人人都能服用的,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因为其药物成分中含有阿片,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容易成瘾,显然是不适合幼童服用,但很多培训机构宣传的时候,却推荐外敷加甘草片治疗,这就叫不安全隐患。更何况有些敷贴中添加的成分根本未经过研究考证,风险极大。
没安全感保障的产品,和三无产品无异。除此之外,即便医疗机构或当事人不知道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也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规定,没收销售或者使用的假药、劣药和违法所得。
5制作中药敷贴要走正规途径
前面我们都知道了,敷贴属于传统中药制剂,所以确实有中药特色疗法或者祖传秘方的机构或本人,可以通过正规途径申请传统中药制剂备案,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材料找当地中医药管理局报备即可。
真正的中医传统疗法能够起效并不是靠投机取巧、抄近路蒙来的,正如很多读者留言所说,那些被传销化、邪教化的产品营销套路,违背了中医治病的本源,迟早有一天会竹篮打水!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湿热蕴毒、腑气不通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大便不通;胆囊炎、胆石症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0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3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3.5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45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9.9清热解毒,凉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健客价: ¥23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18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等症。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疼、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等症。并可作清凉饮料。
健客价: ¥13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548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40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2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7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